即納幣。古代婚禮六禮之一。《儀禮·士昏禮》:“納徵,玄纁、束帛、儷皮,如納吉禮。”鄭玄注:“徵,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昏禮。”賈公彥疏:“納此,則昏禮成,故云徵也。”《晉書·禮志下》:“江左以來,太子婚,納徵用玉璧一,獸皮二,未詳何所準況。”《南史·裴松之傳》:“有司奏太子婚,納徵用玉璧虎皮。”參見“納幣”。
納的解釋納(納)à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接受:采納。笑納。納諫。享受:納福。納涼。繳付:納稅。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姓。繳出吐部首:纟;
徵的解釋徵ǐ古代五音之一,相當于簡譜“”。徵ē見“征”③徵⑦。部首: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