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朱熹集注:“人或不能及門受業,但聞君子之道於人,而竊以善治其身。”宋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臣聞朝廷開學校,建儒官,公教育於上;士子闢家塾,隆師友,私淑艾於下,自古而然矣。”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中正》:“‘以能問不能,以多問寡,私淑艾以教人,隱而未見之仁也。’私淑艾,謂取人之善以自淑,非以教人,而所以奬進愚不肖者,則教行乎其間矣。”
私的解釋私ī個人的,自己的,與“公”相對:私人。私有。私見。私仇。私情。私營。私欲。不公開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私自。私刑。私貨。走私。私生子。暗地里:私議。私奔。隱私。竊竊私語。公
淑艾的解釋.拾取。引申為得益。淑,通“叔”。《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焦循正義:“私淑艾者,即私拾取也……未得為孔子之徒,而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