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不惜犧牲而有所作為,或自尋死路,自取滅亡。《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亦作“飛蛾赴焰”、“飛蛾赴燭”。《舊唐書·僖宗紀》:“既知四隅斷絶,百計奔衝,如窮鳥觸籠,似飛蛾赴焰。”宋黃庭堅《演雅》詩:“蛣蜣轉丸賤蘇合,飛蛾赴燭甘死禍。”參見“飛蛾投火”。
飛蛾的解釋蛾子。有趨光的習性。晉崔豹《古今注·蟲魚》:“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晉張協《雜詩》之一:“蜻蛚吟階下,飛蛾拂明燭。”唐杜甫《寫懷》詩之二:“君看燈燭張,轉使飛蛾密。
火的解釋火ǒ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燭。火源。火焰。煙火。火中取栗(喻為別人冒險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毫無所獲)。緊急:火速。十萬火急。指槍炮*等:火藥。火炮。發怒,怒氣:火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