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字從“止”從“戈”。意謂能平息戰亂,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左傳·宣公十二年》:“潘黨曰:‘……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楚子曰:‘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漢書·武五子傳贊》:“是以倉頡作書,‘止’‘戈’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亂,止息干戈,非以為殘而興縱之也。”唐吳兢《貞觀政要·征伐》:“今陛下撫養蒼生,將士勇鋭,力有餘而不取之,所謂止戈為武者也。”《花月痕》第四七回:“止戈為武,窮寇勿追。”
止戈的解釋停止干戈,平息戰事。《后漢書·種拂傳》:“為國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兇賊兵刃向宮,去欲何之!”唐白居易《為宰相賀殺賊表》:“況我乘破竹,彼繼覆車,止戈之期,翹足可待。”明吳承恩《平南
武的解釋武ǔ關于軍事或技擊的,與“文”相對:武裝。武器。武警。武林。武壇。武生。武旦。武丑。武凈。武舉。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斷。武士。武夫。半步,泛指腳步:步武。踵武。行(妌)不數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