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xué)小日記【精選7篇】
新的數(shù)學(xué)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決數(shù)學(xué)問題本身更重要。數(shù)學(xué),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xué)小日記,歡迎閱讀和分享。
一天,我想喝酸奶了。媽媽說:“可以呀!但你要回答一個問題,答對了才行。”
媽媽問:“如果店里1杯蘆薈酸奶要2瓶冰紅茶的價錢;一瓶冰紅茶要2瓶礦泉水的價錢;一瓶礦泉水2元,那么蘆薈酸奶和冰紅茶分別是幾元呢?”我一時沒想出來,聰明的小讀者們,你知道嗎?
我給小讀者們的參考答案:
冰紅茶:2+2=4(元);2×2=4(元)
蘆薈酸奶:4+4=8(元);2+2+2+2=8(元);2×4=8(元);4×2=8(元)
我喝到了我的蘆薈酸奶,聰明的小讀者們,你答對了嗎?
晚上,爸爸帶回來一箱牛奶,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牛奶,這時候,媽媽走過來對我說:“你數(shù)數(shù)這箱牛奶有多少瓶?”我馬上開始數(shù)了。第一次,我是一瓶一瓶地數(shù),一共是24瓶;第二次,我是兩瓶兩瓶地數(shù),也是24瓶。
媽媽又問:“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數(shù)得更快?”我思考了一下說:“一列一列地數(shù)最快,一列有8瓶,一共有3列,就是8+8+8=24(瓶),也可以這樣算:3×8=24(瓶)。”媽媽對我豎起大拇指,夸我是一個愛思考的孩子。
8月28號,我們一家人和我舅舅他們一家一起去了有名的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生態(tài)旅游區(qū)位于江蘇溧陽市南部山區(qū),坐落在橫澗鎮(zhèn)李家園村,東距宜興各類著名溶洞20公里,南連安徽太極洞15公里,西靠江南第一石壩10公里,北枕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天目湖旅游度假區(qū)18公里。南山竹海景區(qū)于20__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它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雞鳴三省之地。因景區(qū)位于江蘇省最南端,是溧陽的南部丘陵山區(qū),故稱之為南山。境內(nèi)有竹子約3。5萬畝,因而又有“萬畝竹海”之稱。
讓我印象深刻的要數(shù)竹文化博物館啦!它分為A、B2個區(qū),A區(qū)主要是展覽那些精美的竹雕刻藝術(shù)品。B區(qū)為售賣區(qū)。
最最最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壽星廣場的南山壽星啦!南山壽星高12。8米,由純銅制成,依山而建,以山體為軀體,故而被稱為中國第一壽星哦!
南山竹海,值得一玩!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來到了一個賣青菜的旁邊,媽媽對賣菜地說:“大叔,來給我稱2千克菜。”
賣菜地說:“好,1公斤8角錢,一共是…”說到這他又說:“小朋友你上四五年級了吧,讓你來替我算算你媽媽應(yīng)該給我多少錢吧。”我猶豫了一會兒,畢竟我不知道1千克等于多少公斤,這可為難我了,只好硬著頭皮答應(yīng)了。開始算了,我突然靈機一動,心想:我何不防套套那賣菜的話。我先說:“爺爺,請問X千克=X千克嗎?”爺爺想都沒想就說:“當(dāng)然等于了。”我接著又說:“那么我媽媽應(yīng)付1元6角或者1.6元。”買完菜后,媽媽邊走邊問我:“女兒啊我記得你好像不知道1公斤=1千克吧,你怎么算的?”我調(diào)皮地說:“不告訴你。”同學(xué)們你們知道我是怎么算的嗎?對了,就是剛才問爺爺?shù)哪蔷湓挕?span style="display:none">Eym子文庫范文網(wǎng)
同學(xué)們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很有趣的數(shù)學(xué)問題,趕快去找找吧!
買水果,分水果今天,媽媽帶著我去“水果園”買水果。我們買了兩箱120元的蘋果,一箱110的金桔,一箱150元的芒果。該付錢了,媽媽考我說:“靈姍,你算算,媽媽要付多少錢?”我想了想,說:“120X2+110+150=240+110+150=500(元),媽媽要付500元。”媽媽微笑著點點頭,“不錯!”售貨員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短短的時間我竟然在腦子里寫下了一個遞等式。
我心里在想:這次,遞等式可幫了我一個大忙。助人為樂的平均分回到家里,媽媽打算再考考我,又問:“今天,我們吃了半盒蘋果吧!”我為難了,突然。平均分從數(shù)學(xué)箱里跳了出來,對我說:"想我吧,總數(shù)÷人數(shù)=答案。"說完,就消失了。我想了一會,對媽媽說:“一箱蘋果60個,有10人吃”,60÷2÷10=3(個),媽媽,每個人吃了3個。今天,數(shù)學(xué)朋友們可幫了我一個大忙。
天剛亮,媽媽就叫我起床,剛起床我就洗臉?biāo)⒀馈?span style="display:none">Eym子文庫范文網(wǎng)
我說:“媽媽,你有沒有空?我想去“開心軒”賣文具。”媽媽說:“好吧!”接著我坐媽媽的摩托車來到富民路。媽媽說:“我給你20元錢,讓你當(dāng)一回小主人吧。”我拿著錢去了面包店,我說:“老板,面包多少錢一個?”老板說:“一塊錢一個。”“我要2個。”我說。我和媽媽吃完面包就去“開心軒”。只見貨架上擺滿了故事書、鉛筆、本子、彩筆、還有玩具呢。我說:“買一盒彩筆、5支鉛筆、5本中方格和5本課文本。”老板說:“彩筆8塊5一盒,鉛筆2毛錢一支,課文本和中方格都是3毛錢一本,算算看一共要多少錢?”我想了想說:“鉛筆要2支,一共1塊錢,5本中方格和5本課文本是10本,每本3角就是3元,8元5角+1元+3元=12元5角。”老板說:“你真聰明!”我給老板15元,他又問我:“要找你多少錢呀?”我說:“要找我2元5角。”媽媽滿意的笑著說:“你今天的小主人當(dāng)?shù)貌诲e哦!”我也開心的笑了。
今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時看到了杯子是圓的,之后我去洗臉時發(fā)現(xiàn)臉盆也是圓的,中午吃飯時我發(fā)現(xiàn)碗也是圓的。我這時覺得很奇怪:為什么這些器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圓的?之后我又觀察了許多器皿,我發(fā)現(xiàn)器皿幾乎全都是圓的!這使我想到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開始懷疑自己,于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沒有看錯,是真的。之后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中如果人們用其他形狀的器皿就不容易重疊和盛東西,因為這樣不方便,可是使用圓形的器皿就能克服這樣的弱點。
發(fā)現(xiàn)這個特點我非常高興,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件事情給我一個體會,今后我一定要認(rèn)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還要深入地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