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鄧攸,字伯道。歷任河東吳郡和會稽太守,官至尚書右仆射。永嘉末,因避石勒兵亂,攜子侄逃難,途中屢遇險,恐難兩全,乃棄去己子,保全侄兒。后終無子。見《晉書·良吏傳·鄧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謝太傅重鄧僕射,常言:‘天地無知,使伯道無兒。’”后用作嘆人無子之典。唐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詩:“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三章:“其鰥者或伯道無兒,或左芬有女,或兒女成行而撫育無人。”
伯道的解釋晉鄧攸的字。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士元名位屈,伯道子孫無。”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向憂伯道之憂,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誕,誕而未孕者,尚不
兒的解釋兒(兒)é小孩子:兒戲。年輕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兒。兒女情。男孩子:兒子。生兒育女。雄性的馬:兒馬。女兒(兒)作助詞(同前一字連成一個卷舌音):小孩兒。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