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tter;soar;hoverover;takewing]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飛行或盤旋
展翅翱翔于兩三千米高空的雄鷹,一下子就能發現地面上寬廣范圍內的一只小兔或小雞。——《眼睛與仿生學》
(1).回旋飛翔。《莊子·逍遙游》:“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楚辭·離騷》:“鳳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唐谷神子《博異志·陰隱客》:“五色鳥大如鶴,翱翔乎樹杪。”明徐霖《繡襦記·厭習風塵》:“鸞和鳳并翱翔,云霞燦燦奪目光。”陳山《旅順口》詩:“春天來到了北地,桃花燒紅了碧海,白鷗在上下翱翔。”
(2).徘徊不進,停滯不前。宋蘇軾《答李琮書》:“今韓存寶等諸軍,既不敢與乞弟戰,但翱翔于近界百餘里間。”清昭槤《嘯亭續錄·百菊溪制府》:“其后官階蹭蹬,翱翔科道者二十餘年。”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第二章:“莽莽數千年,相持相低昂,徘徊焉,翱翔焉,直至最近世,然后為一大結束。”
(3).猶遨游。《詩·齊風·載驅》:“魯道有蕩,齊子翱翔。”毛傳:“翱翔,猶彷徉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於是楚王乃弭節徘徊,翱翔容與。”顏師古注引郭璞曰:“翱翔容與,言自得也。”南朝梁沉約《齊太尉文憲王公墓銘》:“翱翔禮園,優游文館。”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海公子》:“彼尋勝翱翔,妾以艱於步履,故留此耳。”
翱的解釋翱á〔翱翔〕展開翅膀在天空回旋地飛,如“雄鷹在天空翱翱”。部首:羽;
翔的解釋翔á〔翔實〕詳細而確實。盤旋地飛而不扇動翅膀:滑翔。翱翔。部首: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