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麥兩穗。舊時以為祥瑞,以兆豐年。亦用以稱頌吏治成績卓著。《后漢書·張堪傳》:“﹝堪﹞乃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亦作“麥穗兩歧”。
(2).比喻相像的兩樣事物。《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麥穗的解釋麥子的穗詳細解釋麥莖頂端的花或果實部分。唐張謂《別睢陽故人》詩:“夏雨桑條緑,秋風麥穗黃。”唐戴叔倫《崇德道中》詩:“暖日菜心稠,晴煙麥穗抽。”郭風《葉笛集》:“麥穗在風中翻騰。
兩岐的解釋亦作“兩歧”。.分為兩支。《后漢書·張堪傳》:“﹝張堪﹞拜漁陽太守……乃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唐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