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墨縗從戎”。古代居喪,在家守制,喪服用白色;如有戰事須任軍職者,則服黑以代,謂之“墨絰從戎”。清周亮工《書影》卷六:“舊制:文臣丁憂起復,必先授武官,蓋用墨縗從戎之義,示不得已也。”《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拿為親穿孝論,假如遇著軍事,正在軍興旁午,也只得墨絰從戎。”王闿運《衡陽彭公行狀》:“臣墨絰從戎,創立水師,非敢曰移孝作忠;良以先臣曾受朝廷一命之榮,臣母亦時以忠義相勗,當多難之日,義不得顧私情也。”
墨绖的解釋見“墨衰絰”。
從戎的解釋參軍投筆從戎詳細解釋投身軍旅。三國魏曹植《雜詩》之二:“類此游客子,捐軀遠從戎。”唐劉商《贈頭陀師》詩:“少壯從戎馬上飛,雪山童子未緇衣。”宋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