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犬爭斗吼叫。《漢書·東方朔傳》:“狋吽牙者,兩犬爭也。”唐杜牧《賀平黨項表》:“眾虺盤結,羣犬吽牙。”宋洪邁《夷堅甲志·惠吉異術》:“為至其居,命斸地丈許,得蒼狗,吽牙怒視,左右皆恐。”
(2).猶聱牙。形容文句拗口。清錢謙益《題李文正公手書<東祀錄略>卷后》:“試取空同之集,汰去其吞剝尋撦,吽牙齟齒者,而空同之面目,猶有存焉者乎?”
吽的解釋吽ǒ古同“吼”。吽ō佛教咒語用字。吽ō〔吽牙〕狗爭斗的聲音。亦作“吽呀”。部首:口;
牙的解釋牙á齒(古代把大齒稱為“牙”,現在“牙”是齒的通稱,亦稱“牙齒”):牙垢。牙齦。牙磣。牙祭。像牙齒形狀的東西:抽屜牙子。特指象牙:牙雕。舊時介紹買賣從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姓。筆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