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決眥”。見“決眥”。
亦作“決眥”。亦作“決眥”。1.裂開眼眶。《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李善注:“《説文》曰:‘眥,目匡也。’眥、眥俱同。”
(2).常用以表示盛怒的情緒。三國魏曹植《鼙鼓歌》之五:“張目決眥,髮怒穿冠。”明俞國賢《軍中》詩:“決眥誓滅此,掃穢驅腥膻。”
(3).表示極目遠視。唐杜甫《望岳》詩:“盪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4).謂眼珠突出。《淮南子·墬形訓》:“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溼居之,其人修形兌上,大口決眥。”
(5).喻洞穿。漢賈誼《新書·諭誠》:“楚軍敗,昭王走,屨決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
決的解釋決é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決江疏河”。堤岸被水沖開:決口。潰決。斷定,拿定主意:決定。決斷。決計。決然。決勝。決議。猶豫不決。一定(用在否定詞前):決不后退。決定最后勝敗:決賽。決戰。
眥的解釋眥ì眼角,上下眼瞼的接合處,靠近鼻子的稱“內眥”,靠近兩鬢的稱“外眥”:眥裂(形容憤怒到極點)。部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