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akindandpleasantcountenance]臉色和藹喜悅
昏定晨省,夜臥早起,和顏悅色,事如依恃,正身潔行,稱為順?gòu)D。——漢·荀爽《女誡》
和藹喜悅的神色;和藹可親的面色。悅,亦作“説”。《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劉寶楠正義引漢鄭玄注:“言和顏説色為難也。”晉陶潛《庶人孝傳贊·江革》:“和顏悅色,以盡歡心。”清程趾祥《此中人語·張先生》:“某鎮(zhèn)一典鋪朝奉張某,和顏悅色,傲態(tài)絶無。”葉圣陶《倪煥之》三:“他平時摹擬教師的神態(tài),以為總該是和顏悅色的。”
和顏的解釋和藹的面色。漢劉向《列女傳·鄭瞀》:“婦人以端正和顏為容。”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三國魏嵇康《琴賦》:“揚和顏,攘皓腕。”
悅色的解釋.怡悅的神色。漢枚乘《七發(fā)》:“客見太子有悅色。”《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他總是悅色和容,有説有笑。”.顯示著令人愉悅的顏色。南朝宋謝靈運《悲哉行》:“灼灼桃悅色,飛飛鷰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