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俯拾皆是”。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唐司空圖《二十四時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魯迅《準風月談·滑稽例解》:“這些名文是俯拾即是的。”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做“雜文”也不易》:“我們這些暫時的‘雜文家’……現在竟也累得來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著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雜文’。”葉圣陶《倪煥之》三:“張開眼來就是材料,真所謂‘俯拾即是’。”《當代》1981年第3期:“這類事情太多了,俯拾皆是,你們怕是登不過來喲。”
俯拾的解釋.俯身拾取。《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宋文瑩《玉壺清話》卷四:“﹝孫何﹞素近視,每上殿進札子,多宿誦精熟,以合奏牘。忽一日飄牘委地,四散
即是的解釋.如此。《莊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就是。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無。”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