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郭伋傳》載:郭伋任并州牧,問民疾苦,推舉賢良,所過縣邑,老幼相攜迎送。“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后以“兒童竹馬”為稱頌太守之詞。明湯顯祖《牡丹亭·勸農(nóng)》:“千村轉(zhuǎn)歲華,愚父老香盆,兒童竹馬。”
兒童的解釋年紀小于少年的幼孩兒童相見不相識。;;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詳細解釋古代凡年齡大于嬰兒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兒童,現(xiàn)代只指年紀小于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聞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
竹馬的解釋∶兒童玩具,典型的式樣是一根桿子,一端有馬頭模型,有時另一端裝輪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騎馬∶用竹篾扎成的一種道具,用于民間舞蹈竹馬燈詳細解釋.兒童游戲時當(dāng)馬騎的竹竿。《后漢書·郭伋傳》:“始至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