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日記三年級匯總7篇
數學是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數學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號。數學是一切知識中的最高形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日記三年級范文,歡迎閱讀和分享。
今天,爸爸買了40個蘋果,我開心極了。
剛到家,我就想吃。
“別急,先考考你再吃,”爸爸說。
我說:“那你就考我吧。”
第一題
“一天吃10個蘋果,三天吃多少個?”
我說:“3×10=30(個),答三天吃了30個蘋果。
“對了”,爸爸說。
第二題
“前三天平均每天吃5個,要在4天內吃完,請問第四天需要吃多少個?”
我說:“3×5=15(個) 45-15=25(個)
答:四天要吃25個蘋果。”
“Good”。
第三題
“我們兩個人每天各吃5個,幾天以后就可以吃完?”
我說:“2×5=10(個) 40÷10=4(天)
答:4天以后就可以全部吃完。”
“太棒了”。
爸爸說:“可以吃了。”
我吃著蘋果,高興的笑了。
星期天的中午,老爸見我無所事事,便給我出了一道數學生活實踐題,題目為:“我家的書房和陽臺是連在一起的,總面積是18平方米,如果用30厘米×30厘米的方磚來鋪地面的話,需要多少塊這樣的方磚?如果一塊這樣的方磚價格是8元,那么鋪設書房和陽臺一共需要花費多少元?
一聽老爸說完題目,我便有了思路:先算出一塊方磚的面積大小,再把總面積18平方米化成平方厘米,然后把由18平方米化成的平方厘米再除以一塊方磚的面積,求出來的就是一共需要多少塊方磚的塊數。最把求出來的塊數乘以每塊方磚的價格便算出了一共需要花費多少元。算式如下:30×30=900(平方厘米)18平方米=180000(平方厘米)180000÷900=200(塊)200×8=1600(元)
算完后我把答案告訴老爸,老爸說答案對不對你自己去陽臺和書房的地面數一下,地磚塊數是否和你計算出來的一致。我飛快跑去,認真的數了一遍,果然,和我剛才計算出來的塊數是一樣的。老爸夸獎了我,我真高興,這就是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數學真有趣!
大家好!我是量角器。低年級同學可能不認識我,今天我來做一下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半圓形的尺子,叫量角器。我身上有2圈數字,分別是0—180和180—0,是10、10的數的,每兩個數之間都有10個小格,每格表示一度,用符號“O”表示,就是一個空的小圓圈。我的最低下是0刻度線,0刻度線中間是量角器的中心點,下面我就教你怎么量角吧!
大家都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所以用0刻度線對著角的一條邊,再用量角器的中心點和角的頂點對齊,然后看對著0刻度線的那條邊,對著的是內圈的0,還是外圈的0,要是對著內圈的0就讀內圈的數,要是對著外圈的0就讀外圈的數。然后再看沒對著0刻度線的指著幾,這個角就是幾度。
你知道怎么畫一個定度數的角嗎?我告訴你吧。先畫一條射線,用0刻度對著射線的邊,再用量角器的中心點和射線的端點對齊,再在想畫的度數上點一個點,比方說想畫75度的角,按上面的方法做完之后在75度的地方點一個點,然后再用射線的端點和75度這個點點點相連,就行了。
你學會了嗎?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厘米,寬是40厘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厘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啊!這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么簡單,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著終于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里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么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一天,數學王國里來了一位新成員,那就是——小數點。
因為小數點的個頭太小了,大家都叫它小數點,小數點反復給大家糾正道:“我叫小數點,不叫小不點”。
這天,數學王國里熱鬧非凡,每一位符號和數字都去參加這屆的數字冠軍。它們盼望著,等待著,國王會出一道怎樣的題呢?
就在他們在討論的時候,尊敬的國王來了,國王說道:“誰能把32變成3.2,誰就是這屆的數字冠軍”。
每一位符號和數字紛紛都嘗試了,但它們都失敗了。這時候,小數點說:“我來試試。”它跳到了3和2的中間,剎那間,32變成了3.2,其他的都為小數點鼓掌。
國王看到這一幕高興的宣布道:“這一屆的數字冠軍就是小數點。”
“等一等”這時,數字里最大的數字9跑來說。國王問:“你要干什么?”9說:“我比小數點要大得多,讓我也來試試。說完,它也跳到了3和2的中間,結果呢,32也剎那間變成了392,9在3和2中間鉆來穿去,不一會兒,9就累得筋疲力盡,但是,32還是變成3.2。”
最后,大家信任了小數點,把它高高舉起。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到菜場去買菜。我們騎了五分鐘左右的路程,就來到了菜場門口。剛走進菜場的大門口,一股魚腥味就撲鼻而來,我不禁皺起了眉頭。
來到魚攤前,四五只面盤一字排開,有鯽魚、烏魚、鰱魚,還有黃鱔,每只盆里都只有四五條魚在游動。奶奶在詢問價錢:“老板,今天的鯽魚多少一斤?”“大的20元,小的12元,都是正宗河江里捕的。”魚攤的老板中氣十足地回答道。“能不能便宜點,這大大小小加在一起也不過十來條,我都拿走,你給我便宜點。”奶奶在討價還價。“都拿去,大小不論16元。”價錢商定后,魚老板用手熟練地把鯽魚裝進了塑料袋里,放在電子稱上一稱,顯示器的左邊顯示出重量730克,中間是商定的價格32元每公斤,右邊顯示器顯示出了魚的金額為23.36元。“23元,老板”,“成交,你爽快我也爽快”魚老板笑嘻嘻地說。
“現在的東西真當貴呵,介小的鯽魚都要20多元鈔票才有得吃,要是在以前5塊鈔票好買佬佬大的哉。”奶奶邊走邊嘀咕著。接著我們又在蔬菜攤前買了玉米和四季豆,分別花4.5元和3元。這次買菜總共花了30.50元,才三樣東西,現在的物價真是高啊。
今天我和爸爸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到收銀臺結賬的時候,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為什么人民幣里面只有一元、五元這些面值,沒有四元、六元的錢幣呢?
于是我問爸爸:“為什么人民幣里面沒有4元、6元、8元、30元、40元這些面額呢?”爸爸讓我自己好好想想。我算了一會,終于知道答案了,于是我對爸爸說:“我知道了,因為1、2、5可以組成任何其他數字。例如,4=2+2,6=5+1等等”。“為什么還有10、20這些面額呢?”我說:“有些數字太大,用1來拼的話,需要太多張數了,攜帶起來、數起來都不方便,所以才要那些大點的數字。”爸爸連夸我聰明,數學果真在生活里是無處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