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omorrow]∶第二天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2)[day]∶白天
(1).太陽初出時;天亮時。《左傳·昭公五年》:“日上其中,食日為二,旦日為三。”楊伯峻注:“旦日者,日初出也。”《史記·陳涉世家》:“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卷八:“太祖聞葉赫兵來,時已夜半。恐我軍昏夜出,致驚國人,傳語諸將,旦日啟行,遂就寢甚酣。”
(2).明天,第二天。《穀梁傳·宣公八年》:“繹者,祭之旦日之享賓也。”范寧注:“旦日,猶明日也。”《漢書·高帝紀上》:“於是饗士,旦日合戰。”顏師古注:“旦日,明日也。”
(3).特指農歷初一日。宋趙彥衛《云麓漫鈔》卷八:“正月旦日,世俗皆飲屠蘇酒。”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一:“欲知每歲逐月旦日,是何甲子,但取九年前次月望日,即是后九年前一月旦日,毫髮無差。”
旦的解釋旦à早晨:旦暮。通宵達旦。枕戈待旦。表示某一天,亦指農歷的初一日:旦望(農歷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傳統戲劇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旦。花旦。纖度單位,九千米長的纖維
日的解釋日ì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白天,與“夜”相對: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