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小雅·節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后因“蹙蹙靡騁”謂局促,無法舒展。宋劉克莊《水調歌頭·游蒲澗追和崔菊坡韻》詞:“四方蹙蹙靡騁,獨此尚寬閑。”清王鳴盛《蛾術編·說人六》:“孟子至宋,及去宋再去齊,因所如不合,蹙蹙靡騁。”梁啟超《中國國債史》:“自茲以往,我民歲增二千餘萬之負擔,汲汲顧影,蹙蹙靡騁矣!”
蹙蹙的解釋.局縮不舒展。《詩·小雅·節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鄭玄箋:“蹙蹙,縮小之貌。我視四方土地日見侵削於夷狄,蹙蹙然雖欲馳騁無所之也。”唐元稹《唐故萬州刺史劉君墓志銘》:“文詠詞調,
靡騁的解釋語出《詩·小雅·節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本謂不能縱馬奔馳。后以喻不能施展抱負。清侯方域《送何子歸金陵序》:“賦詩言志,往往各有期許,壯以遠,從容以愉。未嘗有促促靡騁之思,悵悵可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