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孔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鄭玄注:“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鼗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宋蘇軾《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師曠,孰敢爭能。”
(2).泛指音樂。晉葛洪《抱樸子·博喻》:“故離朱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辯八音之雅俗。”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冶鑄》:“虛其腹以振盪空靈,而八音起。”
(3).八風之音。《呂氏春秋·孝行》:“雜八音,養耳之道也。”高誘注:“八音,八卦之音。”陳奇猷校釋:“八音,八風之音……陰陽家以八風分屬八卦,故高謂八卦之音。”
八的解釋八ā數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瓏。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部首:八;
音的解釋音ī聲,亦特指有節奏的聲:聲音。音樂(?)。音律。音色。音量。音區。音韻。音像。音容(聲音、容貌)。弦外之音。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訊。部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