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燭以待天明。言心情迫切,夜不能寐。《水滸傳》第九五回:“宋江秉燭待旦。”郭沫若《行路難》下三:“他接著便說出了一段‘秉燭待旦’的故事來。”
秉燭的解釋謂持燭以照明。唐孟浩然《春初漢中漾舟》詩:“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宋梅堯臣《送道損司門》詩:“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室,秉燭看書。”《紅樓
待旦的解釋.等待天明。《書·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晉葛洪《抱樸子·君道》:“民困則多離叛,其禍必振矣。可不戰戰以待旦乎?可不慄慄而慮危乎?”唐李賀《送沉亞之歌》:“請君待旦事長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