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抱樸”。1.持守本真,不為外物所誘惑。《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后漢書·儒林傳下·謝該》:“猥使良才抱樸而逃,踰越山河,沉淪荊楚,所謂往而不反者也。”南朝宋謝靈運《過白岸亭詩》:“未若長疎散,萬事恒抱樸。”清譚獻《明詩》:“有道術者,依仁據(jù)義,履中蹈和,則上合六義;懷才抱樸,言志永言,則旁通九流。”
(2).抱住樹皮。《文選·王褒<洞簫賦>》:“秋蜩不食,抱樸而長吟兮。”李善注引《蒼頡篇》:“樸,木皮也。”
見“抱樸”。
抱的解釋抱à用手臂圍住:擁抱。抱小孩兒。合抱。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進取)。圍繞,環(huán)繞:山環(huán)水抱。抱廈(房屋前面加出來的門廊,亦指后面毗連的小房子)。胸懷愿望,志向:抱負。心里存著,懷有:抱怨。抱
樸的解釋樸(樸)ǔ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樸素。樸實。樸厚。樸質(zhì)。樸ò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樸ō〔樸刀〕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