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朱熹集注:“已,猶太也。楊氏曰:‘言圣人所為,本分之外,不加毫末。’”后以“不為已甚”謂不做過分的事,適可而止。宋王安石《洪范傳》:“不言‘攸好德,則錫之福’,而言‘曰予攸好德,則錫之福’,何也?謂之皇極,而不為已甚。”清林則徐《諄勸殷富平糶并嚴禁牙行鋪戶囤米抬價告示》:“似此久為囤積,其意何居?本應封貯到官,押令平糶,緣恐差役藉端騷擾,是以不為已甚。”
不為的解釋.不做;不干。《詩·衛(wèi)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宋曾鞏《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
已甚的解釋過分;過甚不為已甚詳細解釋過甚,太過。《論語·泰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漢書·霍光傳》:“光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清孔尚任《桃花扇·鬧榭》:“罷,罷!他既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