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布颿無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作殷荊州佐,請假還東。爾時例不給布颿,顧苦求之,乃得發;至破冢,遭風,大敗。作牋與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颿無恙。’”后遂以“布帆無恙”為旅途平安之典。唐李白《秋下荊門》詩:“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宋呂渭老《好事近》詞:“為報布帆無恙,著雨行親札。”清吳偉業《顧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詩之三:“山榼偶攜羣吏散,布帆無恙故人來。”參見“布帆”。
布帆的解釋亦作“布颿”。布質的船帆。亦借指帆船。颿,“帆”的古字。《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懊儂歌八》:“長檣鐵鹿子,布帆阿那起。”唐顧況《別江南》詩:“布帆輕白浪,錦帶入紅塵。”明高攀龍
無恙的解釋∶無災禍歲亦無恙耶?;;《國策;齊策》安然無恙∶平安;沒有疾病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國語;齊策》無恙,幸甚幸甚。;;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無恙也。;;明;高啟《書博雞者事》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