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ineering;fontossy]專橫暴戾
此跋扈將軍也。——《后漢書·梁冀傳》
龍鐘閣部啼梅嶺,跋扈將軍噪武昌。——孔尚任《桃花扇》
專橫跋扈
(1).驕橫,*。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室羅伐悉底國》:“橫行邑里,跋扈城國。”李大釗《面包問題》:“一般武人,卻是一日跋扈一日。”
(2).引申為恃強(qiáng)抗拒。《晉書·邵續(xù)傳》:“而續(xù)蟻封海阿,跋扈王命。”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上則將帥擁眾,有跋扈之心;下則士眾久役,有潰叛之志。”清昭槤《嘯亭雜錄·論三逆》:“國初既定云貴,因命吳三桂、耿繼茂、尚可喜等世守邊圉,以為藩鎮(zhèn),后漸跋扈,擁兵自重。”
(3).勇壯貌。《文選·張衡<西京賦>》:“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緹衣韎韐,睢盱跋扈。”張銑注:“跋扈,勇壯貌。”
(4).魚蝦跳躍之貌。明孫柚《琴心記·歸途遇寇》:“蔽海之蝦跋扈,爭(zhēng)如*臨頭。”清阮文藻《觀毒魚》詩:“小魚戢戢波面浮,大魚跋扈高一丈。”參見“扈業(yè)”。
(5).指跋扈將軍梁冀。明王錂《春蕪記·宴賞》:“夫人任氏,貌比無鹽,性同跋扈。”參見“跋扈將軍”。
(6).飛揚(yáng)貌。宋陸游《觀村童戲溪上》詩:“竹馬踉蹡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fēng)鳴。”王滋《鄧氏大姊王娥芳墓志銘》:“九歲受篆法于獨(dú)山莫先生,跋扈婉通,自竆筆蓺,盈尺之字,尤為世珍。”
(7).比喻占據(jù)統(tǒng)治支配地位。朱執(zhí)言《論社會(huì)革命當(dāng)與政治革命并行》:“貧富懸隔,由資本跋扈;不放任競(jìng)爭(zhēng),則資本無由跋扈也。”魯迅《<故事新編>序言》:“我的集子里,只剩著‘庸俗’在跋扈了。”
跋的解釋跋á翻山越嶺:跋涉。踩,踐踏:跋前躓后(喻進(jìn)退兩難)。文章或書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說明寫作經(jīng)過、資料來源等與成書有關(guān)的情況:跋文。跋語。序跋。部首:足;
扈的解釋扈ù隨從:扈從。扈駕(隨從帝王的車駕)。披,帶:“扈江離與辟芷兮”。姓。部首: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