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穩地坐著。謂不勞神費力。《莊子·說劍》:“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年四十當安坐,年五十當安臥。”唐韓愈《講學解》:“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宋朱熹《答黃直卿書》:“其勢駸駸,恐未容飽食而安坐也。”《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公公只管安坐前廳靜聽消息。”戴望舒《秋》詩:“我是微笑著,安坐在我的窗前。”
(2).古時坐的一種姿勢。清鳳韶《鳳氏經說·四牡》:“古者之坐皆跪。安坐,坐而著于蹠也。危坐,坐而直其身也。”清惲敬《困說》:“古者危坐任膝,安坐任足,夷坐任臀。”
安的解釋安ā平靜,穩定:安定。安心。安寧。安穩。安閑。安身立命。安邦定國。使平靜,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撫。對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
坐的解釋坐ò古人雙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這是其本義,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墊。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坐禪。坐功。坐騎。乘,搭:坐車。坐船。堅守,引申為常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