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ve;layasideandneglect;putsth.awayunheeded]把東西捆起來,放在高架子上面,比喻棄置不用,不再過問
把東西捆起來放在高高的閣樓上面。謂棄置不用。《晉書·庾翼傳》:“京兆杜乂,陳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識字》:“讀書必須識字,今人口習授受,漫不經心,《説文》、《玉篇》等書,束之高閣矣。”*《論統一戰線》:“到南京撤退,他又把這個決議束之高閣,直到現在還沒有承認。”亦省作“束高閣”、“束閣”。唐韓愈《寄盧仝》詩:“《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究終始。”宋陸游《醉歌》:“讀書三萬卷,仕宦皆束閣。”康有為《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讀《禮記》則嚴刪國恤,學《春秋》則束閣三《傳》。”
束的解釋束ù捆住,系:束縛。束裝(整理行裝)。束發(?)。束之高閣。束手無策。量詞,用于捆在一起的東西:束修(十條干肉,原指學生送給老師的禮物,后指給老師的報酬)。聚集成一條的東西:光束。電子束。控
高閣的解釋∶高度較大的閣樓∶用以貯藏存放書、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閣詳細解釋.高大的樓閣。《后漢書·樊宏傳》:“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閣。”唐王勃《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