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rity]指人的志氣和節操
(1).志氣,節操。《史記·汲鄭列傳》:“﹝汲黯﹞好學,游俠,任氣節,內行脩絜,好直諫。”宋陸游《有所感》詩:“氣節陵夷誰獨立,文章衰壞正橫流。”清唐甄《潛書·主進》:“世尚氣節,則為直士;世尚功業,則為才士。”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在這戰亂的年代,一個人的氣節很要緊。”
(2).節氣;節令。《后漢書·西域傳論》:“若其境俗性智之優薄,產載物類之區品,川河領障之基源,氣節涼暑之通隔……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晉陶潛《勸農詩》:“氣節易過,和澤難久。”金元好問《少林雨中》詩:“西堂三日雨,氣節變蕭森。”參見“二十四節氣”。
氣的解釋氣(氣)ì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人的精神狀態:氣
節的解釋節(節)é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中國歷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