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rt]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氈帳
天似穹廬。——《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勒歌》
對穹廬以出膝。——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1).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氈帳。《漢書·匈奴傳下》:“匈奴父子同穹廬臥。”顏師古注:“穹廬,旃帳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廬。”《周書·異域傳下·吐谷渾》:“雖有城郭,而不居之,恒處穹廬,隨水草畜牧。”元馬致遠(yuǎn)《漢宮秋》楔子:“氈帳秋風(fēng)迷宿草,穹廬夜月聽悲笳。”參見“窮廬”。
(2).泛指北方少數(shù)民族。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zhàn),對穹廬以屈膝!”唐陳鴻《東城老父傳》:“上皇北臣穹廬,東臣雞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歲一來會(huì)。”宋司馬光《言北邊上殿札子》:“可以驅(qū)穹廬於幕北,復(fù)漢唐之土宇。”章炳麟《中華民國解》:“夫子本楚之良家,而云楚為非種,以憂勞主父,效忠穹廬故,遂不憚污辱其鄉(xiāng)人,慮大義滅親之太過也。”
穹的解釋穹ó隆起:穹隆。天空:穹蒼(天空。亦稱“蒼穹”)。部首:穴;
廬的解釋廬(廬)ú房舍:茅廬。廬墓(a.古人于父母或老師死后,服喪期間守護(hù)墳?zāi)梗谀古源钌w的小屋居住;b.廬舍和墳?zāi)梗P铡2渴祝簭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