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exhortationsintosfont'sears]《詩經·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但當面教導他,而且揪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后來用“耳提面命”形容懇切地教導。
《詩·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孔穎達疏:“非但對面命語之,我又親提撕其耳,庶其志而不忘。”后以“耳提面命”謂教誨殷切,要求嚴格。元劉壎《隱居通議·駢儷二》:“耳提面命,頗有得于父師。”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嘗怪天地之間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準繩,載之於書者,不異耳提面命。”嚴復《原強》:“今微論西方宗教何如,然而七日來復,必有人焉,聚其民而耳提面命之。”
耳提的解釋謂懇切教導。清曾國藩《臺州墓表》:“國藩愚陋,自八歲侍府君於家塾,晨夕講授,指畫耳提,不達則再詔之。”參見“耳提面命”。
面命的解釋.當面告語。《詩·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鄭玄箋:“我非但對面語之,親提撕其耳。”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七:“定國大驚曰:‘都未嘗面命,何由便爾?此必有異。’”清俞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