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歸或夜行。唐呂巖《七言》詩之九四:“擊劍夜深歸甚處,披星帶月折麒麟。”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披星帶月心腸緊,過水登山腳步勤。”陳毅《春興》詩:“夜飯在田壟,披星帶月歸。”亦作“披星戴月”。或省作“披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披星戴月,早起晚眠。”明孫仁孺《東郭記·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庭中》:“中庭款步自心疑,怎披星而出又復見星輝。”清陳夢雷《宿桑乾題壁》詩:“羽書夾道披星疾,游騎千羣逐草驕。”劉紹棠《花街》一:“每日早出晚歸,兩頭披星戴月,白天看不見他們的影子。”
披星的解釋見“披星帶月”。
帶月的解釋謂披戴月色。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唐劉長卿《送張十八歸桐廬》詩:“歸人乘野艇,帶月過江村。”明楊慎《伯勞吟》:“村婦侵星提甕汲,山農帶月架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