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和鎧甲。借指征戰(zhàn)生涯。南朝宋鮑照《代東武吟》:“肌力盡鞍甲,心思?xì)v涼溫。”南朝陳徐陵《梁貞陽侯與陳司空書》:“近歲彭都之役,得備戎行,鞍甲之勞,庶酬天寵。”唐楊炯《左武衛(wèi)將軍成安子崔獻(xiàn)行狀》:“鞍甲成勞,晦明為疾。”
鞍的解釋鞍ā套在騾馬背上便于騎坐的東西:馬鞍。鞍鞒。鞍韂(刵)(馬鞍和墊在馬鞍下面的東西。亦稱“鞍韉”)。部首:革;
甲的解釋甲ǎ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順序第一的代稱:甲子。花甲(六十歲的人)。居于首位的,超過所有其它的:甲等。古代科舉考試成績名次的分類:一甲(名為“進(jìn)士及第”);二甲(名為“進(jìn)士出身”);三甲(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