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鎮;鄉村。語本《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晉陸云《答張士然》詩:“脩路無窮跡,井邑自相循。”唐杜甫《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詩:“忠州三峽內,井邑聚云根。”明區大相《南行感懷》詩:“貢采山川竭,徵輸井邑虛。”
(2).市井。唐王維《初出濟州別城中故人》詩:“閭閻河潤上,井邑海云深。”陳貽焮注:“井邑,即市井。”《新五代史·南平世家》:“荊南節度十州,當唐之末,為諸道所侵,季興(高季興)始至,江陵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零。”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井邑騷然,商賈罷市。”參見“井市”。
(3).故里。唐張說《唐故贈齊州司馬陸公神道碑》:“路艱寇阻,兵危勢急,公獨顛沛致喪,歸其井邑。”清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之二九:“老大荒涼餘井邑,半龕殘火一翁禪。”
井的解釋井ǐ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井。臨渴掘井。形狀像井的:天井。油井。整齊,有秩序:井然。井井有條。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姓。部首:二;
邑的解釋邑ì城市,都城:城邑。都邑。舊指縣:邑人(同鄉的人)。邑庠(明清時稱縣學)。邑宰。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采邑。古同“悒”,愁悶不安。部首: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