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

www.eastrubber.cn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jié)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yǎng)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jié)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首頁字典

麥字的意思

麥
拼音mài
注音ㄇㄞˋ
部首麥部
總筆畫7畫 結構單一
筆順一一丨一ノフ丶統(tǒng)一碼9EA6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麥(麥)mài(ㄇㄞˋ)

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面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麥田。麥收。麥飯豆羹(指農家粗茶淡飯)。

⒉ ?姓。

漢英互譯

wheat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wheat, barley, oats;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mài

〈名〉

(1) (形聲。甲骨文字形。從攵( zhí),來聲。“麥”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麥子)

(2) 同本義 [a general term for wheat,barley,etc.]。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子實主要作糧食或作精飼料、釀酒、制飴糖。稈可作編織或造紙原料

麥,芒谷。——《說文》

爰采麥矣。——《詩·鄘風·桑中》

芃芃其麥。——《詩·鄘風·載馳》

野有麥場。——《聊齋志異·狼三則》

麥田淺鬣。——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3) 又如:麥棱頭(麥田的田畦);麥人(麥心,麥核。即麥仁);麥天(農歷四月前后麥子將熟的天氣);麥舟(運麥的船。麥舟之贈,用為助喪的典故,本范仲淹父子的故事);麥序(指農歷四月麥子成熟的季節(jié));麥李(麥子成熟時節(jié)所出產的李子);麥秀(麥子開花。多用麥秀表懷古情意);麥雨(收麥時節(jié)所下的雨);麥花(麥子的花);麥酒(用大麥釀造的酒);麥氣(麥成熟時散發(fā)出來的香氣);麥候(指農歷四月麥熟的時節(jié));麥飯豆羹(指農家的粗菜便飯);麥穗兩岐(一麥長出雙穗。為豐年的征兆)

(4) 姓

康熙字典

麥【亥集下】【麥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0畫

《正字通》俗麥字。(麥)《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脈。《說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禮·月令》孟夏麥秋至。《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

《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

一種蕎麥,一名烏麥。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姓。《隋書》有麥鐵杖。

《集韻》訖力切,音極。《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

《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葉莫故切,音暮。《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葉上路。○按麥從來不從夾,從夊不從夕。來象其實,夊象其根。俗作麥,非。

楊愼謂麥有昧音。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附辨於此。麥作夾下夂。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麥【卷五】【麥部】

芒穀,秋穜厚薶,故謂之麥。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從來,有穗者;從夊。凡麥之屬皆從麥。莫獲切〖注〗臣鉉等曰:夊,足也。周受瑞麥來麰,如行來。故從夊。

說文解字注

(麥)芒穀。有芒朿之穀也。稻亦有芒、不偁芒穀者。麥以周初二麥一鏠箸也。鄭注大誓引禮說曰。武王赤烏、芒穀應。許本禮說。秋穜厚薶。故謂之麥。薶麥?韻。夏小正。九月樹麥。月令。仲秋之月。乃勸種麥。母或失時。麥以秋穜。尙書大傳、淮南子、說苑皆曰。虗昏中可以穜麥。漢書武帝紀謂之宿麥。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程氏瑤田曰。素問云。升明之紀。其類火。其藏心。其榖麥。鄭注月令云。麥實有孚甲屬木。許以時。鄭以形。而素問以功性。故不同耳。從來。有穗者也。也字今補。有穗猶有芒也。有芒故從來。來象芒朿也。從夊。夊、思隹切。行遟曳夊夊也。從夊者、象其行來之狀。莫獲切。古音在一部。凡麥之屬皆從麥。

返回

歷史搜索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