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浞
〈動(dòng)〉
(1) 沾濕;浸漬 [moisten;soak]
浞,水濕。——《廣雅》
(2) 又如:浞浞(浸濕的樣子)
◎ 浞
〈形〉
富足 [plentiful]
浞,轉(zhuǎn)注為饒益之意,經(jīng)傳皆以“足”為之。——朱駿聲《說(shuō)文通訓(xùn)定聲》
浞【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huà):11畫(huà),部外筆畫(huà):7畫(huà)
《唐韻》《集韻》《韻會(huì)》士角切,音捉。《說(shuō)文》濡也。《玉篇》漬也。
浞【卷十一】【水部】
濡也。從水足聲。士角切
(浞)小濡皃也。濡者、霑也。上文濡篆下未舉此義。故此及雨部補(bǔ)見(jiàn)。小雅曰。旣霑旣足。葢足卽浞之假借也。從水。足聲。士角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