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

www.eastrubber.cn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jié)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yǎng)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jié)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首頁字典

掬字的意思

掬
拼音
注音ㄐㄨ
部首扌部
總筆畫11畫 結構左右
筆順一丨一ノフ丶ノ一丨ノ丶統(tǒng)一碼63AC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ū(ㄐㄨ)

⒈ ?用兩手捧:以手掬水。掬誠相見。笑容可掬。

造字法

形聲:從扌、勹米聲

English

to grasp or hold with both hands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動〉

(1) 兩手相合捧物 [hold in both hands]

受珠玉者以掬。——《禮記·曲禮》。釋文:“兩手曰掬。”

舟中之指可掬也。——《左傳·宣公十二年》。注:“兩手可掬。”

(2) 又如:以手掬水;掬示(捧出來示眾,昭示)

(3) 置于“可”后,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來描寫景色鮮明或情緒充溢 [scoop]。如:笑容可掬;嬌憨可掬;恐怖之色可掬

(4) 抓取,取 [grasp]。如:掬拋(謂或取或棄。猶擺布)

(5) 卷起;卷縮 [curl]。如:掬縮(卷曲收縮);掬蹙(卷縮)

(6) 撅;翹起 [protrude]

八戒采著馬,掬著嘴,擺著耳朵。——《西游記》

詞性變化

〈量〉

猶捧。指兩手相合所捧的量。如:掬壤(一捧之土);一掬之淚

康熙字典

掬【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六切,音菊。與匊同。兩手曰掬。《禮·曲禮》受珠玉者以掬。《疏》謂手中也。《左傳·宣十二年》舟中之指可掬也。

《詩詁》兩手曰臼,屈掌曰匊。

《小爾雅》掬,一升也。今俗謂兩手所奉爲一掬,則數合也。

《揚子·方言》離也。齊??曰斯。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說文》在手曰匊。俗作掬。《廣韻》與??同。《韻會》本作揈。《正字通》本作臼。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匊【卷九】【勹部】

在手曰匊。從勹米。居六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掬,非是。

說文解字注

(匊)在手曰匊。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小雅。終朝采綠。不盈一匊。毛皆云。兩手曰匊。此云在手。恐傳寫之誤。手部曰。持、握也。握、搤持也。搤、捉也。捉、搤也。把握也。然則在手曰捉、曰搤、曰握、曰持、曰把。不曰匊也。據篇、韻所言則許書之譌久矣。玉篇曰。古文作臼。此語尤誤。臼者、叉手也。叉者、手指相錯也。廣韻以兩手奉物訓臼、誤矣。方言曰。掬、離也。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此方俗殊語。不係乎本字也。從勹米。會意。米至??。兩手兜之而聚。居六切。三部。俗作掬。

返回

歷史搜索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