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

www.eastrubber.cn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首頁字典

掎字的意思

掎
拼音
注音ㄐ一ˇ
部首扌部
總筆畫11畫 結構左右
筆順一丨一一ノ丶一丨フ一丨統一碼638E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ǐ(ㄐ一ˇ)

⒈ ?拖住,牽引:掎止(從后截獲)。掎角(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

⒉ ?發射:“機不虛掎”。

⒊ ?古同“倚”,支撐。

造字法

形聲:從扌、奇聲

English

drag aside, pull; drag one foot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動〉

(1) [從旁或從后]用力拉住,拖住 [drag]

掎,偏引也。從手,奇聲。——《說文》

伐木掎矣。——《詩·小雅·小弁》

諸戎掎之。——《左傳·襄公十四年》。疏:“言戾其足也。”

掎止晏萊焉。——《國語·魯語》。注:“從后曰掎。”

躬掎祿曰。——《漢書·息夫躬傳》。注:“從后引之也。”

昔秦失其鹿, 劉季遂而掎之。——《漢書·敘傳》

(2) 又如:掎汩(猶牽動);掎拔(提引而出;挺拔);掎鹿(拉著鹿);掎裳連袂(牽裙連袖)

(3) 發射 [shoot]

機不虛掎。——班固《西都賦》

(4) 牽制,拖住使不能自由行動 [pin down]。如:掎角(分兵牽制或夾擊敵人);掎掣(牽制);掎挈(牽制)

(5) 指摘 [censure]

孔子西行不到 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韓愈《古鼓歌》

(6) 又如:掎挈(掎契。指摘);掎奪(指摘擯棄)

康熙字典

掎【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居綺切《集韻》《韻會》舉綺切,??羈上聲。《說文》偏引也。《廣韻》牽一腳也。《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各以其物爲媒而掎之。《註》鳥來下則掎其腳。《魯語》掎止晏萊焉。《註》從後曰掎。《前漢·班固敘傳》秦失其鹿,劉季逐而掎之。《註》掎,偏持其足也。

發也。《班固·西都賦》機不虛掎。

《正韻》居里切,音幾。義同。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亦偏引也。

古音讀若哿。《音學五書》古音居我反,後人誤入四紙韻。《詩·小雅》伐木掎矣,析薪扡矣。

《正字通》掎,居何切,讀若柯。扡,?何切,??古音也。◎按詩釋文掎,寄彼反。

疏云:掎者,倚也,以物掎其巓峰也。音義亦從紙韻。

《集韻》隱綺切,音倚。掎匜,不正也。與??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掎【卷十二】【手部】

偏引也。從手奇聲。居綺切

說文解字注

(掎)偏引也。一本作偏引一足也。見李賢、司馬貞所引。此依左傳注增二字耳。左傳曰。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杜注云。掎之、掎其足也。國語。掎止晏萊。韋云。從後曰掎。子虛賦腳麟。司馬彪云。腳、掎也。詩。伐木掎矣。傳曰。伐木者掎其顚。從手。奇聲。居綺切。古音在十七部。

返回

歷史搜索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