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坋
〈動(dòng)〉
(1) 通“文”(
)。文飾;涂,搽 [paint]并丹朱坋身,如中國(guó)之用粉也。——《后漢書·東夷傳》
(2) ——又為地名用字,如“古坋”,地名,在福建
坋【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huì)》父吻切,音憤。《說文》塵也。一曰大防。
又拌也。《前漢·貨殖傳》胃脯。《註》以末椒薑坋之。
又《廣韻》《集韻》扶問切,音分。義同。
又《集韻》方問切,音奮。與,拚同。
坋【卷十三】【土部】
塵也。從土分聲。一曰大防也。房吻切
(坋)也。凡爲(wèi)細(xì)末糝物若被物者皆曰坋。如左氏芥其雞。賈逵云。季氏擣芥爲(wèi)末。播其雞翼。可以坌郈氏雞。五行志。棄灰於道者黥。孟康云。商鞅以棄灰於道必坋人。坋人必鬥。故設(shè)黥?以?其源。貨殖傳胃脯。晉灼云。燖羊胃以末椒薑坋之。皆是也。其音則後漢東夷傳注引說文蒲頓反爲(wèi)長(zhǎng)。今俗語如蓬去聲。按坋之言被也。從土。分聲。房吻切。十三部。一曰坋、大防也。周南傳曰。墳、大防也。許釋墳爲(wèi)墓。然則汝墳?zāi)藚枳忠病4肆x音當(dāng)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