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五天僧入五臺五首 其四。 涂足油應盡,乾陀帔半隳。辟支迦狀貌,剎利帝家兒。結印魔應哭,游心圣不知。深嗟頭已白,不得遠相隨。
詩。 經天緯地物,動必計仙才。幾處覓不得,有時還自來。真風含素發,秋色入靈臺。吟向霜蟾下,終須神鬼哀。
避寇山中作。 山翠碧嵯峨,攀牽去者多。淺深俱得地,好惡未知他。有草皆為戶,無人不荷戈。相逢空悵望,更有好時么。
壽春進祝圣七首 守在四夷。 天將興大蜀,有道遂君臨。四塞同諸子,三邊共一心。阇婆香似雪,回鶻馬如林。曾讀前皇傳,巍巍冠古今。
春游靈泉寺。 水蹴危梁翠擁沙,鐘聲微徑入深花。嘴紅澗鳥啼芳草,頭白山僧自捍茶。松色摧殘遭賊火,水聲幽咽落人家。因尋古跡空惆悵,滿袖香風白日斜。
陪馮使君游六首。迎仙閣。 澗香霞影繞樓臺,卷箔憑闌耳目開。況從旌旗近鸞鳳,可憐談笑出塵埃。火云不入長松徑,露茗何須白玉杯。誰道迎仙仙不至,今朝還有謝公來。
懷張為、周樸。 張周二夫子,詩好人太癖。更不過嶺來,如今頭盡白。人傳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又到處即閉戶,逢君方展眉。不知是不是,若是即大奇。我又聞二公,心與人不同,一生常在寂寞中。有時狂吟入僧宅,錦囊鳥啼荔枝紅。有時冥搜海山腦,珊瑚枝動日杲杲。圣君在上知不知,赤面濁醪許多好。
上馮使君水晶數珠。 泠泠瀑滴清,貫串有規程。將諷觀空偈,全勝照乘明。龍神多共惜,金玉比終輕。愿在玄暉手,常資物外情。
古塞下曲四首 其四。 狼煙在陣云,匈奴愛輕敵。領兵不知數,牛羊復吞磧。嚴冬大河枯,嫖姚去深擊。戰血染黃沙,風吹映天赤。
送盧秀才應舉。 幾載阻兵荒,一名終不忘。還沖猛風雪,如畫冷朝陽。句好慵將出,囊空卻不忙。明年公道日,去去必穿楊。
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首。 一到毗陵心更勞,冷吟閑步擁云袍。豈緣思妙塵埃少,自是風清物態高。野色疏黃連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橋。終須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間好羽毛。常憶雙溪八詠前,講詩論道接清賢。文欺白鳳真難及,藥撚紅蕖豈偶然。花濕瑞煙粘玉磬,簾垂幽鳥啄苔錢。自憐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風二十年。□雷車雨滴階聲,寂寞焚香獨閉扃。錦繡文章無路達,袴襦歌詠隔墻聽。松聲冷浸茶軒碧,苔點狂吞納線青。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禪靈。
和韋相公話婺州陳事。 昔事堪惆悵,談玄愛白牛。千場花下醉,一片夢中游。耕避初平石,燒殘沈約樓。無因更重到,且副濟川舟。
酬張相公見寄。 周郎懷抱好知音,常愛山僧物外心。閉戶不知芳草歇,無能唯擬住山深。感通未合三生石,騷雅歡擎九轉金。但似前朝蕭與蔣,老僧風雪亦相尋。
壽春進祝圣七首·守在四夷。 天將興大蜀,有道遂君臨。四塞同諸子,三邊共一心。闍婆香似雪,回鶻馬如林。曾讀前皇傳,巍巍冠古今。
懷洛下盧縉云。 一減三張價,幽居少室前。豈應貧似我,不得信經年。木落多詩藁,山枯見墨煙。何時深夜坐,共話草堂禪。
古塞上曲七首。 幽并兒百萬,百戰未曾輸。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中軍殺白馬,白日祭蒼蒼。號變旗幡亂,鼙干草木黃。朔云含凍雨,枯骨放妖光。故國今何處,參差近鬼方。白雁兼羌笛,幾年垂淚聽。陰風吹殺氣,永日在青冥。遠戍秋添將,邊烽夜雜星。嫖姚頭半白,猶自看兵經。久雨始無塵,邊聲四散聞。浸河荒寨柱,吹角白頭軍。戰馬龁腥草,烏鳶識陣云。征人心力盡,枯骨更遭焚。帳幕侵奚界,憑陵未可涯。擒生行別路,尋箭向平沙。赤落蒲桃葉,香微甘草花。不堪登隴望,白日又西斜。地角天涯外,人號鬼哭邊。大河流敗卒,寒日下蒼煙。殺氣諸蕃動,軍書一箭傳。將軍莫惆悵,高處是燕然。山接胡奴水,河連勃勃城。數州今已伏,此命豈堪輕。磧吼旄頭落,風干刁斗清。因嗟李陵苦,只得沒蕃名。
夜對雪寄杜使君。 片片含天意,紛紛勢莫拘。灑于諸瑞后,憂恐一冬無。鶴凚聲偏密,風焦片益粗。冷牽人夢轉,清逼瘴根徂。掃徑僧傾笠,為詩士棄爐。橋高銀螮蝀,峰峻玉浮圖。盈尺何須問,豐年已可□。遙思郢中曲,句句出冰壺。
商山道者。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棲隔雪林。多傍松風梳綠發,只燒崖藥點黃金。澄潭龍氣來縈砌,月冷星精下聽琴。曾夢先生非此處,碧桃溪上紫煙深。
寄拄杖上王使君。 拄杖鄰僧與,殊常不可名。一條黳玉重,百兩紫金輕。有乳盤春力,無心合道情。惟宜高處著,將寄謝宣城。
秋夜玩月懷玉霄道士。 光異磨礱出,輪非雕斫成。今宵剛道別,舉世勿人爭。征婦砧添怨,詩人哭到明。惟宜華頂叟,笙磬有馀聲。
經棲白舊院二首。 竺卿何處去,觸目盡凄涼。不見中秋月,空馀一炷香。殘花飄暮雨,枯葉蓋啼螀。誰禮新墳塔,蕭條渭水傍。國寶還亡一,時多李德林。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舊藁誰收得,空堂影似吟。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寒望九峰作。 九朵碧芙蕖,王維圖未圖。層層皆有瀑,一一合吾居。雨歇如爭出,霜嚴不例枯。世猶多事在,為爾久躊躇。
聞王慥常侍卒三首。 世亂君巡狩,清賢又告亡。星辰皆有角,日月略無光。金柱連天折,瑤階被賊荒。令人轉惆悵,無路問蒼蒼。宗社運微衰,山摧甘井枯。不知千載后,更有此人無。政入龔黃甲,詩輕沈宋徒。受恩酬未得,不覺只長吁。儻在扶天步,重興古國風。還如齊晏子,再見狄梁公。棠樹梅溪北,佳城舜廟東。誰修循吏傳,對此莫匆匆。
懷南岳隱士二首(一作贈隱者)。 千峰映碧湘,真隱此中藏。餅不煮石吃,眉應似發長。風榸支酒甕,鶴虱落琴床。雖斅忘機者,斯人尚未忘。見說祝融峰,擎天勢似騰。藏千尋瀑布,出十八高僧。古路無人跡,新霞出石棱。終期將爾叟,一一月中登。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 其三。 氣與非常合,常人爭得知。直須窮到底,始是出家兒。閣雀銜紅粟,鄰僧背古碑。祗應王與謝,時有沃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