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縣尋項羽墓,至則滿目凄涼也。 拔山扛鼎亦傳奇,一劍能驅十萬師。身后凄涼誰料得,斜陽荒草不勝悲。
詠仙市古鎮。 只疑仙子到人間,綽約風姿絕可憐。為愛釜溪山水好,悠然一臥已千年。
世態雜詠十三首 其十二。 大呂黃鐘棄若塵,雷鳴瓦釜竟相珍。深宵處處聞搖滾,誰復高歌主義真。
車過西安即興。 箭樓高聳古長安,正是秋風渭水寒。咫尺城垣窗外過,恨無緣分一憑欄。
紹興秋瑾就義處。 志士從來飲恨多,秋風秋雨費吟哦。古軒亭口今猶在,怕到靈前說共和。
揚州有唐代古槐,枝干半枯而綠葉婆娑,傳為槐安國之原型。 枝干如鐵又經春,游客紛來辯假真。惟有老槐無一語,笑看代代夢中人。
川藏路上。 漸入高原氣漸寒,險峰峻峭勝雄關。連天碧影浮云海,撩眼銀光走雪山。到此才知人渺小,回頭頓悟路艱難。蒼茫大野過無盡,風景真如畫里看。
渡黃河訪東平縣程咬金祠堂。 渡河來拜國公祠,久立如聞戰馬嘶。莫笑倉皇三板斧,淩煙閣上畫雄姿。
春日書感四首 其四。 名都屢說競豪奢,一擲千金笑語嘩。隔海輕機迎愛犬,燃鈔雅座戲嬌娃。狂如金谷園中客,氣比烏衣巷口家。別有深山貧困戶,蓬頭跣足病交加。
文革三十年祭六首 其四。 匝地喧囂革命歌,忽聞北國墜狂魔。驚心戰友原如此,搔首導師可奈何。不惜威風重抖擻,便教元氣再銷磨。哀哉左禍吞江海,舉世依然怒奮戈。
春日書感四首 其一。 年年柳色送春還,又聽黃鶯囀野山。未貼新符隨節令,卻懷舊景倚欄桿。金裘換酒誰同醉,粉墨謀官我大難。萬事悠悠流水過,唯馀耿耿寸心丹。
懷人詩七首 其七 懷日本鬼頭有一先生。 蓬島重洋外,相逢殆有緣。東坡懷古夜,南岸看花天。漢史從頭說,唐音隔海傳。思君秋又暮,遠路入云煙。
儲德兄平反昭雪自阿壩歸來四首 其三。 何必問由來,春花落又開。恩仇休刻骨,成敗亦忘懷。且喜軀尤健,所欣鬢未摧。闔家都在側,不用覓蓬萊。
宿稻城亞丁。 松林木屋一燈昏,夜半奇談再再聞。難得聯床同此宿,從今長憶亞丁村。
車上觀電視偶成。 一時粉墨各登場,賣傻裝瘋作秀忙。大雅正聲何處覓,滿城聽說小沈陽。
庚午遠游詩十五首 其三 三峽。 峽中無日不狂瀾,況復洪波漲汗漫。九曲江穿千疊嶂,萬重浪送一樓船。危峰云破羊群出,野渡風低鳥影還。深谷高山經過了,南津關外地天寬。
雁蕩山靈峰夜游。 群峰隱隱漸黃昏,消盡天邊一抹痕。卻向山頭云樹下,遙看海上月兒圓。
文革四十年祭四首 其四。 君王喜怒總無端,談笑能令六月寒。早毀青山成赤土,長將白骨筑神壇。三千劫后花重放,四十年間指一彈。痛史何堪燈下讀,分明滿紙血斑斑。
世態雜詠十三首 其四。 博殺駭然戰局危,螢屏血肉正橫飛。大師只手生雷電,美女赤身出幕帷。
與中鎮諸詩友游五臺山。 隱隱鐘聲出粉墻,五臺暮色正蒼蒼。坐看夜月生千嶺,好趁秋風醉一觴。握手同為中鎮客,論詩欲發少年狂。夢回庭院清如許,樹影迷離上短窗。
世態雜詠十三首 其十一。 莊生獨覓藏舟壑,盛世遍裝防盜門。漸恐歪風淩正氣,居然鬧市若荒村。
雨夜懷希淵世兄。 憶曾攜手蜀江西,每夜街頭別去遲。茶肆坐看山吐月,繩床對語露侵墀。老來終日偕孤影,貧到極時多好詩。千里思君春又暮,碧玻璃外雨絲絲。
與龍生健夫偉明啟宇游青城山。 天師古洞雨生煙,日暮蟬聲似管弦。過眼霧飄三界外,穿林路出萬山巔。云開綠野皆成畫,人到青城即是仙。長劍降魔遺跡在,茫然回首已千年。
連日大雪,災情頻傳,而市民游興大增。 風雪茫茫凍不開,千山萬嶺盡成災。游人不知農夫苦,結隊爭看美景來。
康定夜色。 沉沉暮色暗群山,零露初侵白玉欄。最愛霓虹光四射,滿河雪浪盡斑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