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木操題文學江先生風木圖。 有樹芃芃兮山之阿。樹枝欲靜兮天風多。風不停兮柰爾何。兒有祿養兮為親怡。親不待兮將何為。感皋魚兮淚空垂。我語天風兮莫吹彼樹上烏。彼烏能反哺啞啞引其雛。嗟嗟我生兮不如烏。
夏仲出郭歸遲暮投山寺而宿與無垢凈上人坐話漫興賦此。 僧房宴宿境幽偏,野衲巖棲不計年。木食草衣脩凈業,薰爐經卷伴枯禪。云生坐石諸緣斷,月印寒潭一性圓。曉起揚鞭入城去,南山回首羃嵐煙。
和胡鍊繡衣昭君詞 其二。 萬里空看漢使歸,羞隨驕子效于飛。穹廬馬湩初嘗酒,寒磧貂裘為換衣。憂思釀成云黯淡,啼痕散作雨雰霏。琵琶苦調和羌管,舉目堪憐事事非。
題海棠蓮桂梅花四仙子 其四。 一別江南幾度春,折梅誰寄隴頭人。詩魂不作羅浮夢,何事冰姿照眼新。
送周司寇廷玉獻績赴闕三首 其三。 幾年憲部總刑章,此日朝天促去裝。只以寬仁輔堯舜,肯為刻覈事申商。九重入覲當清曉,一葉驚秋送早涼。昨對紫垣瞻北極,泰階兩兩正騰光。
五龍圖為胡監丞題。 我曾讀易披韋編,乾龍飛躍當天淵。神物變化不可測,千古惟聞爻象傳。忽驚波濤捲虛壁,真見群龍紛糾纏。分明五色照雙眼,崢嶸頭角爭蜿蜒。須鬣獰張紫戟豎,睛瞳閃爍金鉦懸。前拿后攫爪牙露,左卷右舒鱗甲堅。居中夭矯更雄健,簸弄明月驪珠員。翻身怒擊海水黑,噓氣暝結陰云玄。揮霍疑驅鬼神會,淋漓訝與河潢連。乘潮欲掣鉅鰲足,鼓浪正涌饑蛟涎。鯨鯢喪膽深竄伏,鯤鵬矯翼遙騰騫。陽侯馮夷駭且怖,一吸愁將空百川。望中慘淡白日晦,凄風颯颯來狂顛。恍惚長空灑飛雨,霹靂破山揮電鞭。噫嘻好手豈易得,經營筆底何精專。奇形異狀恣揮寫,直與造化工相宣。想當盤礴何處見,禹門西上春風前。僧繇已矣所翁死,絕藝信足追前賢。古來好龍惟葉公,君今志尚亦復然。高堂懸此靜相對,坐覺窗戶生云煙。嗟哉粒食民所天,旱暵每憂民瘠捐。便當叱起作霖去,四海常令歌有年。
牧牛圖 其二。 弄雛牧豎倚陂陀,閒縱芳村綠草多。殘喘只今誰復問,古槐陰處癢頻摩。
題小景二首 其一。 碧水搖荻花,金風剪桐葉。山中有幽人,坐待東林月。
題四景畫 其二。 青青不改色,江水自清深。寄語同舟客,休生敵國心。
于景瞻以閨情和予夢中之作少寓熱中之意因效顰以復十首 其七。 偏訝愁隨一線長,肯同桃李競新妝。此心非石安能轉,自保堅貞比衛姜。
題花卉翎毛。 簇簇海棠枝,雙雙白頭鳥。何處聞一聲,春風瑣窗曉。
晝錦堂 送都憲高公致仕。 黃甲高登,烏臺峻擢,其奈親老誰將。幾載白云入望,攪亂柔腸。一杯菽水懷桑梓,兩封章奏達巖廊。吾皇道,爭似此人,忠孝暫許還鄉。歡聲。心事遂,便卸卻,朝簪整頓歸航。一水家山咫尺,況遇秋涼。都門出祖離觴滟,畫堂獻壽舞衣長。茲歸也,好看椿萱并茂,喬梓同芳。
送周司寇廷玉獻績赴闕三首 其一。 弼教南臺正五刑,滿腔春意藹仁聲。紫苔翳雨封嘉石,綠柳凝煙繞貫城。已建于門容駟馬,還聞鄭履進孤卿。精神拜舞龍顏喜,寅亮天工屬老成。
煙竹為鄒侍郎賦。 美人遙隔瀟湘渚,一望瑯玕翠如許。欲往從之路阻長,兩岸冥冥足煙雨。雨馀滿林秋氣清,綠煙常向滄江橫。日高不辨鷓鴣影,風細時聞鸞鳳聲。萬竿玉立何瀟灑,誰把霜毫為君寫。遠水平吞青草湖,寒云迥接蒼梧野。老仙公退居南宮,愛此湘皋冰雪叢。莫嫌歲晚鎮相對,為與此君標格同。
山行畫。 喧煩厭塵事,思此丘壑清。二老有夙期,杖屨山中行。穿云入翠微,漸覺路不平。深林不受暑,夾道如相迎。長風萬里來,振作濤籟鳴。新涼灑襟袂,滿耳俱秋聲。況攜三尺桐,可以宣幽情。橫膝發孤響,古調馀咸英。豈無考槃叟,巖棲此逃名。相過敘情話,濁酒時與傾。興味自相賞,共結泉石盟。
題松陰假寐圖歌。 云山萬疊深復深,山根碧澗清人心。幽人長夏忽來此,避暑坐愛蒼松陰。坐來睡渴目雙瞑,誰計斜陽在東嶺。如雷鼻息和泉聲,風捲松濤吹不醒。滿襟涼思寐正濃,吟魂縹渺隨天風。不知清夢向何處,但見據膝身如弓。華胥覽遍神應悅,樂聽鈞天情更愜。邯鄲只恐熟黃梁,漆園渾訝飛胡蝶。南柯或為太守公,腹上忽見生長松。仰天大笑墮驢后,游仙或臥蓮花峰。天官筆韻含飛動,此幅尤為人所重。披圖堪嘆古今人,往事悠悠皆一夢。
題彭道士山水畫。 黃冠本是仙者徒,慣寫萬壑云模糊。酒酣袒跣倒墨汁,興意所到成狂呼。長林蔽虧知遠近,野水微茫疑有無。包藏元化在胸臆,不讓前代方方壺。平日相聞不相識,往往縑藤睹真跡。定應縮地術通靈,雁蕩匡廬移咫尺。空山無人耕白云,但見家家橫屋脊。我欲尋幽一問奇,不知誰是揚雄宅。
玄都看花詩意圖。 播州司馬南遷客,萬里歸來頭尚黑。玄都觀里看花游,千樹新桃好顏色。劉郎初來花滿庭,劉郎再來花盡零。隆替都來十四載,眼中故舊如晨星。撫時感事詩成后,佳句流傳在人口。人生得喪等浮云,義命于人宜自守。嗟予去國亦有年,披圖懷古心茫然。贏得閒身老林壑,一任晴春花競妍。
橘齋為劉傅賦。 端居抱沖素,一室無塵污。至道契軒農,獨與世好殊。后皇有嘉樹,移植當庭隅。冰霜氣逾厲,華葉紛榮敷。清陰覆衡字,悠然懸一壺。香侵搗藥杵,色映燒丹爐。豈云擬侯封,富役千頭奴。摘枝飲泉水,坐使沉痾蘇。活人藹春意,寧讓緩與盧。蘇仙去世久,惟君乃其徒。何當造君廬,一掬從君需。頹齡為予制,白發還成烏。
小景為馮副使賦。 春山春水足追游,滿目韶華興未休。說與蒼頭多載酒,景逢佳處即停舟。
姜羽士涵碧軒。 天上五城十二樓,此樓直接鳳麟洲。翠華當戶山如馬,碧影涵窗水似油。鶴氅乘風寧受暑,鸞笙吹月最宜秋。飛仙弭節神清爽,安得相隨玩白鷗。
題蕪湖陶氏所藏淵明歸去來辭圖。 淵明歸去來,初非薄五斗。悠然獨往意,寓興詩與酒。三徑有菊松,門垂五株柳。清風北窗下,羲皇以為友。大書晉徵士,千載名不朽。至今一篇辭,諷誦在人口。良工得其意,模寫出妙手。后人能寶藏,什襲若瓊玖。傳家豈不美,所貴德世守。勉焉繼高風,名宗庶無負。
王母儲氏貞節詠。 盛年結縭時,擇配良偶諧。將期共白首,遽云中道乖。大義往從之,豈復惜馀骸。仰思親在堂,俯痛子在懷。茹蔬保貞潔,蓬首仍無釵。從一志靡移,寧如枳逾淮。竭力奉姑章,孝養誰能儕。青燈課兒學,賢希參與柴。壽今過古稀,德光詎終埋。赫赫頒旌書,昭昭下天階。綽楔表高門,榮寵垂無涯。千古共姜節,清風與之偕。
九月十日王祭酒雞鳴山登高分韻得日字。 昨朝屬重陽,陰雨何濛密。今晨忽晴霽,仰面見白日。浮云喜盡斂,四野青山出。司成重佳節,招邀登崒嵂。遙指雞籠巔,茲焉遂閒逸。極目騁遐矚,一覽風景悉。仰瞻寶公塔,俯憩瞿曇室。坐聽穎師琴,泠泠鼓清律。張筵對黃花,酒泛金尊溢。況我八九人,俱是清閒秩。緬思陶淵明,東籬興高率。周雅詠鳳凰,唐風歌蟋蟀。若復不盡歡,轉盻流光失。勝會苦難常,后繼安可必。明年知誰健,莫厭杯行疾。
陪祀三陵倡和詩四首。 嗣皇謹時思,烝祀烈祖考。攝行遣貴戚,分陪及微眇。陛辭赴三陵,出郭天乍曉。員精升旸谷,晴暉散林杪。況當一陽生,便覺春意早。仰顧天壽山,巍巍倚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