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hào)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shī)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shī)詠深思冶煉,樸實(shí)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張羽的詩(shī)文(341篇)
唐叔良溪居。明代。張羽。 高齋每到思無窮,門巷玲瓏野望通。片雨隔村猶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風(fēng)。藥囊詩(shī)卷閑行后,香灺燈光靜坐中。為問只今江海上,如君無事幾人同?
擬古 其二。明代。張羽。 今日上客至,置酒臨前楹。弦歌四座起,中有擊筑聲。此曲誰所為,絲急調(diào)不平。竊聽不敢言,下流人所輕。回視匣中衣,感德涕縱橫。
蘭室五詠 其二 根。明代。張羽。 秋風(fēng)凋綠艷,芳?xì)馍鷣硇5贡靖冢瑢幊钍挵瑳]。
題云山圖八首 其三。明代。張羽。 郢水不可極,荊門望漸微。青山將落照,偏映酒家扉。漁梁夜?fàn)幎桑亲砦讱w。
寄方以常 其一。明代。張羽。 水竹小窗西,新詩(shī)待我題。相過雖不厭,只怕踏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