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鄉七首 其四。 學得青歌未白頭,也攜尊酒上扁舟。杯邊楓葉從今落,夢里江聲自古流。虹飲遠溪明夕照,蟬吟衰柳怨重樓。紅撓曳月歸前浦,獨捻橫簫對暮秋。
病后得楊髯龍書卻寄。 離亂交游散似云,武陵猶有故將軍。書從白雁來千里,人比黃花瘦十分。粵海波濤寒處起,楚天風雨夢中聞。廿年乞食同憐病,一捻吳簫便憶君。
送李越滋。 樂府休歌遠別離,青春三月斷腸時。江花有水長相照,驛柳無風卻自吹。未免淚零聊復爾,若為書寄可憑誰。與君今日臨岐別,莫怪當年墨翟悲。
三月晦日送李子將兄弟歸里。 海上曾留一日春,紅亭無計阻歸人。落花忽起雙飛鳥,芳草空眠獨醉身。世事冷看流水暮,江程低指片霞新。到時南浦明明月,知有荷風吹葛巾。
寄虞山嚴伯玉。 零落蒼梧老一村,鄉心空倚夕陽門。路遙盡怨王孫草,地古長淹帝子魂。新藥店中多病債,舊朝衣上有啼痕。憑君莫問平原石,共化寒灰總負恩。
懷王楚臣。 同是無成力未衰,青銅終日照虬髭。酒曾西蜀壚邊醉,簫亦東吳市上吹。血浸眼中飛作淚,愁纏筆底寫成詩。粵臺煙樹蕭條盡,不待秋風已共悲。
送謝鹺使。 金貂七葉舊家聲,心在三湘水共清。鯨浪靜時誇柱石,雪花飛處待調羹。南來嶺樹皆含潤,北望燕云又送行。慚愧道傍虛報稱,滿江明月寫離情。
過羊城投汪鐏石先生。 一秋江上鯉魚沉,絳葉黃花想至今。欲托夢魂誰得到,不□風雨更相尋。門多戰馬朝聞角,鄰有征人夜聽砧。久住嚴城猶玉貌,知君原似魯連心。
過靜蓮女庵。 地閒茆屋似仙家,兩度停車憶歲華。滿院磬聲翻貝葉,半空人語散天花。新秋入竹初聞雨,積□生泉晚試茶。便欲徘徊共吟賞,綠楊門外已歸鴉。
秋日集高氏園亭。 偏從齋日避林僧,尋得紅欄此地憑。郊外園亭閒便到,詩中情性暗相增。穿籬鳥踏風邊葉,照水花纏井上藤。聚散無常君莫嘆,亂離曾見谷為陵。
余號越巢青蘿山中有一峰以此名戲成口占。 百尺青蘿不可扳,為誰名字落空山。似因宿世留丹穴,故向今生認玉環。面目本來看石壁,夢魂從此戀松關。他年若遂扁舟愿,定訪仙蹤到此間。
是夕宿太泉舊居。 輕寒山氣已秋深,倚遍欄干晚獨吟。野況寂寥憐此地,舊游凋謝憶初心。天垂窗外看螢火,月墜松邊見宿禽。古調久無人共和,不須重鼓伯牙琴。
歸鄉七首 其一。 踏到危橋馬自停,水邊茆屋似晨星。泊多漁艇添新市,榻盡僧門出古銘。日落可憐村路黑,雨多方見草痕青。傷心華表歸來晚,誰信千年鶴姓丁。
冬日寄家兄草堂同傅子元業師賦。 聞道梅花雪欲晴,一簾燈影照平生。少依馬況情偏苦,早事王通業未成。角枕冷傳風里葉,松窗光借水邊螢。分明寂寞傷心夜,卻有關河旅雁聲。
贈吳季延三首 其三。 青山題遍粵中詩,江左風流總在茲。渡海亦知尋此地,倚樓同是憶當時。舊鄰不忍重聞笛,別墅何緣更奕棋。寂寞忽談徐孺子,其人如玉久相思。
贈吳季延三首 其二。 話別姑蘇每自傷,吳王歌舞至今香。澧蘭未免思公子,鸚鵡猶能問上皇。淚滴古淮聲共咽,夢迷秋草路空長。文山相業人何在,君過零丁更斷腸。
贈吳季延三首 其一。 海上相逢似有期,虬須如雪為談詩。名齊二陸登壇早,家在三吳入夢遲。短榻偶從僧院寄,寸心惟許佛燈知。九州踏遍芒鞋路,又向香山訪荔枝。
宿準提閣寄陳元孝。 深秋高閣靜中登,一榻山光宿上層。別夢暗迷紅葉寺,病身閒對白頭僧。流螢入而能生火,凍瀑臨風不化冰。莫怨離憂隔江水,此時吟盡佛前燈。
問梁藥亭下第。 扁舟知爾稱閒身,不向長安寂寞春。白璧枉勞三獻楚,黑貂何用更千秦。山野別去愁芳草,海國歸來理釣綸。一夜西風吹夢醒,沙鷗今日始相親。
赤花埠口。 草色含煙雨未消,中流一舫去迢迢。魚迎曉日吹輕浪,鳥下平田啄短苗。云氣白時浮海市,酒簾紅處拂溪橋。十年蹤跡多零落,笑向天涯問早朝。
登平湖閣。 人煙亂后半窮荒,湖上登樓見一方。路合燒痕溪草黑,窗分斜照縣山黃。葉當秋落心先覺,水自天來夢更長。四海茫茫身未老,勝游難得在他鄉。
晝坐。 晝坐高齋初放晴,當門山色背南城。花飛苔徑日千點,蠅打低窗時一聲。病后客懷多寂寞,夢中人事最分明。十千買酒醒還醉,醒學靈均醉步兵。
暮春歸訪西山呈華堂主人。 草堂西面女墻遮,一片松窗送晚霞。學道漸知歸有路,看山休嘆老無家。斜陽靜對吟邊鶴,淺水閒開飲處花。心戀石樓成獨宿,滿房寒瀑月初華。
晚發二首 其一。 風急扁舟渡海門,歸帆高逐晚鴉喧。雪痕滿岸溪邊月,葉罅藏燈樹里村。故土舉頭行漸近,禁城回首夢偏繁。燭花空對雄心盡,世事浮沉誰與言。
晚發二首 其二。 亂后門庭無覓處,空聞猿鳥叫斜陽。近池橘葉迎風綠,占石苔花染雪黃。昔日琴書分異地,頻年衣食寄他鄉。只今惟有寒村月,偏照愁人行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