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若騰,又字海運,號牧洲;文號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縣金門賢厝人。1598年(明神宗萬歷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禎庚辰十三年)與潘湖黃錫袞同榜進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嘗官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駐寧波,興利除弊,遣愛在民,有“盧菩薩”之稱。他支持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并于1664年赴臺投鄭,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輿互考》、《島噫詩》、《與耕堂隨筆》、《島居隨錄》等。 盧若騰的詩文(110篇)
東都行。明代。盧若騰。 海東有巨島,華人舊不爭。南對惠潮境,北盡溫麻程。紅夷浮大舶,來筑數(shù)雉城。稍有中國人,互市集經(jīng)營。虜亂十馀載,中原事變更。豪杰規(guī)速效,擁眾涉滄瀛。于此辟天荒,標(biāo)立東都名。或自東都來,備說東都情。官司嚴(yán)督趣,令人墾且耕。土壤非不腴,區(qū)畫非不平。灌木蔽人視,蔓草
澎湖文石歌。明代。盧若騰。 茫茫元氣虛空鼓,長波汗漫蛟龍舞。忽然蓬萊失左股,幻結(jié)澎湖護仙府。秀靈磅礡孕扶輿,滄桑閱歷成今古。遂有寶氣摩青蒼,知是奎星墮沙渚。雷電追取敕神丁,冰霜雕鎪運鬼斧。合則成璧分如圭,圓成應(yīng)規(guī)方就矩。蘚斑隱躍漬璘璘,螺文屈曲旋楚楚。或如端溪鴝鵒眼,或如炎州翡翠羽。蒼然古色露精堅,秀絕清姿工媚嫵。幾案有時煙云供,光怪猶作蛟龍吐。底用珊瑚采鐵網(wǎng),那復(fù)夜光誇懸圃。我來海外搜奇材,誰料眼中盡塵土。塵土塵土何足數(shù),此石莫共匣劍處。惟恐神物不自主,夜半飛騰作風(fēng)雨。
行路難。明代。盧若騰。 行路難,不待人情反覆間。人情有正方有反,有仰方有覆;當(dāng)其未反未覆時,尚覺彼此兩相關(guān)。如今人情首尾都險絕,安有正反、仰覆之二端。呼天談節(jié)俠,指水結(jié)盟壇;芬芳可以佩,甘美可以餐。此時蜜中已藏劍,豈有肝膽許所歡。吁嗟乎!吾不能如鹿豕之蠢、木石之頑,安能與人無往還;往還未竟兇隙成,閉門靜坐不得安。行路難,念之使人心膽寒。
石尤風(fēng)。明代。盧若騰。 石尤風(fēng),吹捲海云如轉(zhuǎn)蓬;連艘載米一萬石,巨浪打頭不得東。東征將士饑欲死,西望糧船來不駛;再遭石尤阻幾程,索我枯魚之肆矣。噫吁嚱!人生慘毒莫如饑;沿海生靈慘毒遍,今日也教將士知。
馬語。明代。盧若騰。 士卒方閒暇,清野窮晝夜;獨有嚴(yán)令下,牧馬禁傷稼。均是百姓之膏脂,士飽欲死馬偏饑;民謂縱士枵我腹,馬謂借我涂民目。民聲偯,馬語誹;誰解者,陽翁偉。
長蛇篇。明代。盧若騰。 聞道海東之蛇百尋長,阿誰曾向蛇身量;蛇身伏藏不可見,來時但覺勃窣腥風(fēng)飏。人馬不能盈其吻,牛車安足礙其骯!鎧甲劍矛諸銅鐵,嚼之縻碎似兔獐。遙傳此語疑虛誕,取證前事亦尋常;君不見巴蛇瘞骨成邱岡,岳陽羿跡未銷亡。當(dāng)時洞庭已有此異物,況于萬古閉塞之夷荒;夷荒久作長蛇窟,技非神羿孰能傷。天地不絕此種類,人來爭之犯不祥;往往活葬長蛇腹,何不翩然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