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

www.eastrubber.cn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洪適的詩文

懷李氏昆弟二十韻

城南兩佳士,英躔名硉矹。相之妙才具,玉筍班中闕。

胡為彯長纓,去去事輗軏。舉之登詞壇,龍虎榜未揭。

洪適朗讀
()

盤洲雜韻上 木芙蓉

川陸有芙蓉,名同物不同。采江搴木句,作么誤韓公。

洪適朗讀
()

雜詠下 云起亭

水窮云四起,出岫本無心。莫負蒼生望,須為旱歲霖。

洪適朗讀
()

侯生

淮陰束手九江閑,誰信功成頰舌間。不惜鴻溝分二國,太公今日得生還。

洪適朗讀
()

沈淑人挽詩

尊章歡二姓,八座對厖眉。井井傳家法,繩繩賴母儀。

川靈雙劍躍,壤吉萬家移。多少龍灣樹,云藏不盡悲。

洪適朗讀
()

對廳致語口號

填然歌頌沸康莊,郁郁捎云晝漏長。禮浹三行盈綠醑,樂催百戲擁黃堂。

挹泉清節推吳隱,攬轡威聲小范滂。來歲同稱千萬壽,天顏有喜舉瑤觴。

洪適朗讀
()

盤洲雜韻上 九曲

風輕杯蕩漾,岸曲水逶迤。遇坎亦可喜,倒行羞接籬。

洪適朗讀
()

番禺調笑 其八 貪泉

飲器。貪泉水。山乳涓涓甘似醴。懷金嗜寶隨人意。

枉受惡名難洗。真清方伯端無比。未使吳君專美。

洪適朗讀
()

答景嚴

向來戎馬沸邊聲,曾出良籌助掃清。六載倦游潛楚澤,一枝同折記欒城。

北門西府仍班綴,后雁前鴻愧寵榮。兩鬢星星吾老矣,看君重上赤墀行。

洪適朗讀
()

宿廣潤寺書倫上人靈云庵

寶地深深俯碧潭,有僧酌茶延我談。千巖狀秀躡風磴,萬竹含翠藏云庵。

西來指柏本無著,一見悟桃須再參。登臨已是秋欲半,霜葉枝頭才兩三。

洪適朗讀
()

雜詠下 凌風臺

老根呈冷艷,鼎立傲剛風。危坐曾臺久,衰顏得酒紅。

洪適朗讀
()

憶昔

跨馬春衢裊翠鞭,垂綸圯下解漁船。霞飛綺散無蹤跡,依舊清霄月在川。

洪適朗讀
()

盤洲雜韻上 艤齋

隨波堪泛宅,因壑遂藏舟。坐穩無維楫,任他風打頭。

洪適朗讀
()

酬李舉之

象載凝華落筆工,一時英妙盍居中。交情耐久惟同味,詩意求新更鑿空。

揮麈寧談阿堵物,聯珠不數囁嚅翁。文成間被雞林得,復有聲名到海東。

洪適朗讀
()

次韻李舉之立春四絕句 其四

他鄉春日思如何,屏去茶甌任睡魔。且得小窗成好夢,片時江上逐煙蓑。

洪適朗讀
()

壽太師益公 其五

圣皇日日侍庭闈,七十春秋自古稀。不是相公平國后,誰令六騩得南歸。

洪適朗讀
()

滿江紅 其四 黃堂席上答太守

燕寢香凝,官事了、詩情充溢。歸后院、花容爭媚,柳眉添碧。

老子胡床常自嘆,輕裾長袖從何覓。探城樓、此際夜如何,更籌一。

洪適朗讀
()

次韻李舉之縣丞秋日偶成 其四

筆底淵源萬頃多,卷中句法不隨波。覃思正作青云計,寡和聊成白雪歌。

洪適朗讀
()

雪詩用晁無咎韻

密雪舞冬晝,祁寒反夏炎。竹枝低未濕,梅萼瑩先沾。

怯冷昂肩立,欣繁矯首瞻。隨風方北渡,際海必東漸。

洪適朗讀
()

過黃河用上介龍深甫遷居舊韻

風埃如霧滿川黃,馬上朝來識太行。水瀉濁河橋甚壯,沙連遠塞路何長。

皇華復講衣裳會,京闕今為氈罽鄉。夾道桑麻過千畝,野花時有一枝香。

洪適朗讀
()

次韻馬上偶成

天遣祥風掃塞氛,越疆軺傳禮儀新。禦戎可鑒秦無策,覘國誰夸鄭有人。

鳴鶴九皋聞徹響,翔龍千載仰攀鱗。垂鞭日日陪清話,談笑成章泣鬼神。

洪適朗讀
()

桐柏觀

屹然雙闕峙瓊臺,仰見彤云郁郁開。三井窮源知海眼,六符垂象應天臺。

松杉滿道欣初過,芝朮何年得自培。更聽鳴泉雜風籟,直疑笙鶴紫霄來。

洪適朗讀
()

送吳傅朋知盱眙

龜山其下古淮濡,上駟骎骎穩著鞭。千里八年聞皂蓋,九重一旦下青氈。

名郎他日曾趨禁,靜鎮今朝疊典邊。簪筆侍書公雅意,薰風殿閣待誠懸。

洪適朗讀
()

藍憲遣人往吳門移洛花未至而去 其一

雒京隔絕花難得,茂苑移將信已通。世事好乖猶獻鵠,雕欄不用怨東風。

洪適朗讀
()

壽太師益公 其二

自從麟閣云臺后,直到凌煙不乏人。唐突漢唐今日是,元勛唯有一師臣。

洪適朗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