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子文庫網

www.eastrubber.cn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

萬頃風濤不記蘇。雪晴江上麥千車。但令人飽我愁無。

翠袖倚風縈柳絮,絳唇得酒爛櫻珠。尊前呵手鑷霜須。

()
展開閱讀全文 ∨

創作背景

  《萬頃風濤不記蘇》創作于元豐五年(1082)冬,蘇軾被貶黃州時無田產蘇州,只熙寧七年(1074)曾于堂州宜興置田產。蘇軾此詞乃徐君猷過訪的第二天酒醒之后見大雪紛飛時所作。

參考資料:

1、唐圭璋.《唐宋詞選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第192頁

  整首詞境界鮮明,形象突出,情思深婉,作者以樂景表憂思,以艷麗襯愁情,巧妙地運用相反相成的藝術手法,極大地增強了藝術的形象性,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詞的首句,“萬頃風濤不記蘇”的“蘇”,當指蘇州,舊注中的“公”,當指蘇軾。這一句說的是蘇軾未把蘇州為風災蕩盡的田產記掛心上。

  詞上片寫詞人酒醉之后依稀聽見風聲大作,已記不清何時蘇醒過來,待到天明,已是一片銀裝世界。詞人立刻從雪兆豐年的聯想中,想象到麥千車的豐收景象,而為人民能夠飽食感到慶幸。下片回敘前一天徐君猷過訪時酒筵間的情景。歌伎的翠袖柳絮般潔白、輕盈的雪花縈繞中曳,她那紅潤的嘴唇酒后更加鮮艷,就像熟透了的櫻桃。而詞人卻酒筵歌席間,呵著發凍的手,捋著已經變白了的胡須,思緒萬端。

  詞人攝取“呵手鑷霜須”這一富有典型特征的動作,極大地增強了藝術的形象性和含蓄性,深刻地揭示了抒情主人公謫貶的特定環境中的憂思。這一憂思的形象,襯以白雪縈繞翠袖和鮮艷的絳唇對比強烈,含蘊更豐。

  上片比較明快,下片更顯得深婉,而上片的情思抒發,恰好為下片的無聲形象作提示。上下兩片的重點是最末的無聲形象。它們彼此呼應,互為表里,表現了詞人一個晝夜的活動和心境。遣詞、用字的準確形象,也是這首詞的特點。如“不記”二字,看來無足輕重,但它卻切詞序“酒醒”而表現了醉中的朦朧。“但令”一詞,確切地表達了由實景引起的聯想中產生的美好愿望。“爛櫻珠”,著一“爛”字,活畫出酒后朱唇的紅潤欲滴。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蘇軾朗讀
()
undefined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