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wǎng)

www.eastrubber.cn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shù)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jù)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jié)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lián)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chǎn)
熱門影視
健康養(yǎng)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jié)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

鬢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

譯文

閨閣內(nèi)玉碗中盛著瑩潔的寒冰,碗邊凝聚的水珠若露華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過輕薄的紗衣,呈露出芬芳潔白的肌體;晚來濃妝的嬌面,更勝似豐艷的荷花。

梳妝后微微下垂的秀發(fā),與娥眉間的眉際月相得益彰;微紅的酒暈,如艷朝霞灑落在她的臉頰。晝眠夢醒,夕陽西下,原來這一切都是春夢初醒的所作所為。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四十二字。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種異名。

玉碗:古代富貴人家冬時用玉碗貯冰于地窖,夏時取以消暑。

粉融:脂粉與汗水融和。

香雪:借喻女子肌膚的芳潔。

勝荷花:語本李白《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借“荷花”表現(xiàn)女子美貌。

鬢亸(bìn duǒ):鬢發(fā)下垂的樣子,形容仕女梳妝的美麗。

眉際月:古時女子的面飾。有以黃粉涂額成圓形為月,因位置在兩眉之間,故詞稱“眉際月”。

參考資料:

1、王曉亮.《宋詞三百首》:大眾文藝出版社,2007:第155頁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人晏殊作為一個太平時代的宰相,過著幽靜閑雅的生活,卻又流露出落寞無奈的惆悵心緒。作者長居高位,亦是懂得了富貴人家的通病:閑愁。詞人作下這首閑詞,詠寫了一位夏日閨閣美人,借此抒發(fā)了詞人的閑情。

參考資料:

1、朱祖謀.《宋詞三百首注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第13頁

  這首《浣溪沙》描繪的是一幅濃艷有余的仕女午睡圖,寫夏日黃昏麗人晝夢方醒、晚妝初罷、酒臉微醺的情狀。全詞婉轉有致,猶如一幅別具韻味、濃墨重彩的油畫。

  上片首句寫室內(nèi)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著瑩潔的寒冰,碗邊凝聚的水珠若露華欲滴。古時富貴人家,嚴冬時把冰塊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氣。一“寒”字正反襯出室中的熱。接著,作者筆觸寫到室中人的身上:粉汗微融,輕薄的紗衣,芬芳潔白的肌體;晚來濃妝的嬌面,勝似豐艷的荷花,猶如一幅美人油畫,將仕女的美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第二、三句設喻。用意用語均似“花間”派。“粉融”,意謂脂粉與汗水相互融和的唯美之狀,不點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處。“香雪”借喻女子肌膚的芳潔,雖亦古詩詞中常用之語,但在本詞中卻有特殊的意義,它跟“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涼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襯托“妝面”之紅,寫夏日黃昏女子妝罷的情景,真如一幅優(yōu)美的彩照。過片寫她那下垂的鬢發(fā),已靠近眉間額上的月形妝飾;微紅的酒暈,又如紅霞飛上臉邊。

  下片一、二兩句寫女子微醉的情態(tài),艷而不俗,細而不纖。古時女子的面飾,有以黃粉涂額成圓形為月,因位置在兩眉之間,故詞稱“眉際月”。李商隱《蝶》詩之三“八字宮眉捧額黃”,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絕妙。不獨刻畫之工,且見詞人欣賞之情。“月”與“霞”,語意雙關,既是隱喻女子的眉和臉,也是黃昏時的實景。可以想象這位美艷的姑娘,晚妝初過,穿著件單薄的紗衣,盈盈佇立,獨倚暮霞,悄迎新月。末句“一場春夢日西斜”,方始點明,原來上邊五句所寫的,都是晝眠夢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妝。“春夢”,謂剛才好夢的短暫。慵困無聊,閑愁閑恨,全詞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裝,“日西斜”三字,與上片“晚來”接應。

  此詞純用白描的手法敘述,選取了閨房中的一個情景,將美人的舉止、姿容、睡態(tài)和醒時模樣刻畫得極為生動逼真,極具生活氣息,讓人可知可感。詞格濃艷,頗見“花間”遺風。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jié)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晏殊朗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