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wǎng)

www.eastrubber.cn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shù)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shù)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jié)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jù)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jié)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chǔ)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lián)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chǎn)
熱門影視
健康養(yǎng)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jié)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獨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好夢最難留,吹過仙洲。尋思依樣到心頭。去也無蹤尋也慣,一桁紅樓。

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是仙是幻是溫柔。獨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

()

譯文

美好的夢境最難留住,夢中我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現(xiàn)在回味起來,那夢境依舊留在心頭。夢中的情事在醒來后消失無蹤,只能向空尋覓,我對此已經(jīng)習慣,尚記得夢中出現(xiàn)的那一角紅樓。

在那夢中的紅樓上,我和那個人細細密語,燈火熒熒,簾鉤低垂。這般溫柔的場景如幻境,又如仙境。醒來后只剩下我一個,孤獨又凄涼,只得獨自排遣這離別的愁緒。

注釋

浪淘沙:詞牌名,原唐時教坊曲名,又名“賣花聲”,雙調(diào)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韻。

仙洲:海上的仙境。

依樣:按照夢中的形狀。

一桁(héng):一座,一排。桁:梁上的橫木。

綢繆:纏綿,情意深厚。

遣:排遣。

參考資料:

1、薛玉坤,鞠婷,何抗著.古小詞精華: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第268頁

2、龔自珍著;侯榮榮解評.龔自珍集:三晉出版社,2008:第147頁

創(chuàng)作背景

  龔自珍自嘉慶十五年(1810年)開始填詞,嘉慶十七年(1812年),其外祖父段玉裁已看到龔自珍的《懷人館詞》三卷,《紅禪詞》二卷。后來,龔自珍將《紅禪詞》刪定為《無著詞選》。根據(jù)《無著詞選》中詞作的排列順序,大致可判斷此詞作于嘉慶十五年前后,是其二十歲左右初學填詞時之少作。=

參考資料:

1、龔自珍著;侯榮榮解評.龔自珍集:三晉出版社,2008:第147頁

  托夢寫情。“好夢最難留”,劈空而來,情勢完足,醒入耳目,總攝全篇。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作者曾有個美好的夢,美夢已經(jīng)逝去,十分懷戀它。“最難留”,是因為最想留,加深了“好夢”所表現(xiàn)的感情。這句是極豐富的個人情感的凝縮,是對古今中外人們某些感情生活經(jīng)驗的概括,是作者最深沉的感嘆。讀之使人回味再三,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作者聲稱寫夢,但那發(fā)自肺腑的感喟卻使人疑夢為真。“吹過仙洲”,好夢都是短的。作者的好夢象一陣風,就那么容易吹走了。風吹好夢飛越大海到了神仙居住的小島。“仙洲”寫夢的歸宿,顯示夢的美和對它逝去的傷感。也許作者希望它在“蓬萊宮中日月長”吧。詞寫到這兒,象似一首樂曲已近尾聲,又象主人公在凝神思考。“尋思依樣到心頭。”“尋思”,承首句懷戀好夢的含義,寫尋夢。“依樣”,依照那個夢境的樣子。這句是說,作者想念著那好夢,把它又完好地喚了回來。可見對好夢的印象之深,突出了“好”字。但這句重要的作用是強調(diào)下文寫的夢境。

  “去也無蹤尋也慣”,回應首句好夢已逝的含義,并解釋了“依樣”。因為作者經(jīng)常重溫這好夢,已完全純熟。每當想起它,眼前首先浮現(xiàn)的是“一桁紅樓”。這是復道行空、樓閣玲瓏的非凡去處。交待了好夢的環(huán)境和在這環(huán)境中的佳人。應指出,作者始終沒直接寫伊人,只用環(huán)境烘托。既然是好夢,則主人公愛之,那么這夢決非只有景觀。人不是追隨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之可人,總因為這環(huán)境中有合意的人。且“紅樓”是富貴女子居處,說有佳人無誤。

  “中有話綢繆,燈火簾鉤”,“中”字把上下闋緊密連接起來。自然,這“中”是指紅樓之中。它有一種明顯的效果,就是把作者和詞境的距離拉長了。似乎作者超然物外地在觀察想象人間情侶的奧妙。那紅樓中的人有說不完的話,繾綣纏綿。不知不覺已到夜闌燈上時,銀鉤乍摘,寶簾輕放。這兩句看似不經(jīng)心不用力,其實恰是以濃墨重彩畫出了難忘的一幕。作者與詞境不即不離,所寫則不好鑿實。

  “是仙是幻是溫柔”,由前面描寫夢境的遠景、中景推向近景,但卻移開了鏡頭。用夢幻般的感受代替了實寫。“仙”“幻”“溫柔”又象從不同角度狀寫佳人的超凡綽約的風姿和嫵媚柔和的天性。這個詞句等于三個判斷句,可以說表現(xiàn)了多方面的美,但不如說表現(xiàn)出一種難以說清的美感。三個形容詞前都用判斷詞“是”,反而不能表達明確的判斷,使人感到一種選擇不到最恰當?shù)脑~的困惑,言有盡意猶未盡。

  “獨自凄涼還自遣,自制離愁。’’寫好夢已遠遠離去,只剩自己孤獨寂寞。夢醒后加倍的凄涼使作者感到重壓,但排遣它還要靠自己。這凄涼之感其實就是離愁別緒。揭示離愁的主旨已經(jīng)水到渠成。“自制離愁”承以上詞意,明寫離愁,但偏用“自制”否定了它的實有,說這不同于一般的離愁,只不過是自己心造的幻影,是自己編制的美好情境。又歸結(jié)到寫夢。剛露出真實的端倪,又及時遮掩過去。閃閃爍爍,似是而非,讀來頗有山重水復之感。實際上,寫離愁是本詞的主旨。

  這首詞依感情的起落、轉(zhuǎn)承顯示層次,寫得節(jié)奏鮮明,意脈貫通,跌宕有致,搖曳多姿。以夢境為中心,有如敘述自己生活里曾有的一個美好的故事。圍繞這個故事,寫出自己的感觸。詞意雖影影綽綽,但合作者的主張:“古來情語愛迷離”,且不失具有一種艨朧之美。

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nèi)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tǒng)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

龔自珍朗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