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圍繞在城門外的半圓形小城;甕城。
例人報與高太尉,親自臨月城上,女墻邊。——《水滸傳》
英semi circular enclosure between outer and inner city gates;
⒈ 即甕城。城外所筑的半圓形的小城,作掩護城門,加強防御之用。
引《新唐書·李光弼傳》:“賊憚 光弼,未敢犯宮闕,頓 白馬祠,治壍溝,筑月城以守。”
《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四》:“丙午,日南至,從臣拜賀於月城之上。”
宋 陸游 《廬帥田侯生祠記》:“于是增陴浚濠,大設樓櫓。又有月城,亦得地利。”
清 魏源 《城守篇·守御下》:“若火已然,則提甕缶而擲之,或囊糠沙而溼之,或益薪月城,為火池以隔之,皆所以備急也。”
⒈ 大城外用以障蔽城門的小城。
引《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密軍卻,世充乘勝進攻密月城。」
英語semicircular defensive enclosure around city gates, crescent-shaped barb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