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庫網

www.eastrubber.cn

電子課本查找:
語文課本
數學課本
英語課本
物理課本
化學課本
政治課本
歷史課本
生物課本
地理課本
科學課本
美術課本
音樂課本
體育課本
書法課本
更多
范文大全查找:
合同
申請書
各類稿件
工作計劃
工作總結
演講稿
主持稿
心得體會
辦公文秘
致辭講話
導游詞
祝福語
工作報告
條據書信
更多
作文大全查找:
讀后感
觀后感
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語作文
節日作文
日記作文
書信作文
題材作文
話題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導
文學閱讀
更多
語文基礎查找:
造句
臺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褒義詞
諺語
謎語
貶義詞
擬人句
排比句
對聯
百家姓
歇后語
繞口令
更多
百科知識查找:
星座運勢
美食推薦
旅游攻略
地方特產
熱門影視
健康養生
兒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識
禮儀知識
節日知識
理財知識
更多
?
首頁詞典

唯識的意思

wéishí

唯識


拼音wéi shí
注音ㄨㄟˊ ㄕˊ

繁體唯識

詞語解釋

唯識[ wéi shí ]

⒈  佛教語。謂一切事物皆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識、靈性等八識所變現,沒有心外之物。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謂一切事物皆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識、靈性等八識所變現,沒有心外之物。參閱《成唯識論》。

《楞嚴經》卷五:“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六十》:“太虛 倒并不專講佛事,常論世俗事情,而作陪之教員們,偏好問他佛法,什么‘唯識’呀,‘涅槃’哪。”

國語辭典

唯識[ wéi shì ]

⒈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謂外境只是心識所變現的,沒有客觀的對象和外境,只有心識。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覆思獨善傷大士行,唯識所變,何非凈方。」

⒉  佛教典籍。二十唯識論的略稱。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自念教檢未窺,難辨真偽,即往東魏,聽覽唯識。」

詞語組詞

詞語首拼

返回

歷史搜索

大家都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