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干枯,干燥。
例唇吻枯燥。
英dried up;
⒉ 單調(diào),無趣味。
例枯燥的談話。
英dull and dry; uninteresting;
⒈ 干枯,干燥。
引漢 蔡邕 《蟬賦》:“聲嘶嗌以沮敗,體枯燥以冰凝。”
《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華佗》:“死胎枯燥,埶不自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荏蓼》:“蓼……又長,更剪,常得嫩者”
原注:“若待秋,子成而落,莖既堅(jiān)硬,葉又枯燥也。”
宋 陸游 《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嘗得小校言 火山軍 地枯燥,不可耕。”
清 龍啟瑞 《上梅伯言先生書》:“終日卒卒,唇吻枯燥,逮晚不得休息。”
⒉ 單調(diào),無趣味。
引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近體上》:“故習(xí) 杜 者,句語或有枯燥之嫌,而體裁絶無靡冗之病。”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三:“十天以來,我的生活一發(fā)無味,枯燥。”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枯燥無味的代數(shù)方程式,卻使他充滿了幸福,成為唯一的樂趣。”
⒈ 干燥。
引宋·陸游〈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嘗得小校言火山軍地枯燥,不可耕。」
⒉ 單調(diào)、無興趣。
例如:「不夠生動(dòng)的演講總讓人感到枯燥乏味。」
反活潑 雋永 生動(dòng)
英語dry and dull, uninteresting, dry-as-dust
德語eint?nig, langweilig, uninteressant, trocken, reizlos (Adj)?
法語fade, insip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