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切安排妥當(dāng)。
例事就緒,射政東歸。——歸有光《跋唐道虔答友人問疾書》
諸事就緒。
英be in order;
⒈ 謂從事其本業(yè)。
引《詩·大雅·常武》:“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鄭玄 箋:“緒,業(yè)也……女(汝)三農(nóng)之事皆就其業(yè)。”
后用指安排妥當(dāng),有了條理。 宋 蘇軾 《賜宰相呂公著乞罷相位批答》:“二年于茲,百度惟正,事既就緒,民亦小康。”
《明史·歷志一》:“臣等纂輯新法,漸次就緒。”
何香凝 《回憶孫中山和廖仲愷》:“那時(一九〇五年)醞釀?wù)匠闪⑼藭墓ぷ饕呀?jīng)相當(dāng)就緒。”
⒈ 事情已安排妥當(dāng),初具規(guī)模。
引《詩經(jīng)·大雅·常武》:「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文明小史·第六〇回》:「看看同派出洋考察政治的那幾位,諸事業(yè)已就緒了。」
近停當(dāng)